对于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这件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9月15日表示:特朗普政府暂时不会对中国加征俄油关税,除非欧洲国家率先对中国出手。 贝森特这番表态,本质上是特朗普政府在能源博弈里打的一笔精明算盘,既想限制中俄能源合作,又不愿自己先跳进经济代价的坑里。 要知道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制裁那点家底早就被看穿了,2022年欧盟委员会喊着要六个月内禁运俄油,结果匈牙利直接跳出来说这是给本国经济投原子弹,这个65%石油都靠俄罗斯管道输送的国家,连五年改造炼油厂的时间都嫌不够,最后逼得欧盟把过渡期改到2024年底,捷克、斯洛伐克也跟着要延期,希腊这些航运国家还惦记着三个月的缓冲期。 这种七嘴八舌的场面,美国看得门儿清——要是自己先对中国加征俄油关税,欧洲企业保不齐转头就把中国市场抢了,毕竟他们对俄能源依赖的尾巴还没割干净,真要跟着美国行动,自家通胀率怕是又要上天。 再说了,中国从俄罗斯买石油那可不是小数目,2023年进口量直接突破1.07亿吨,同比涨了24%,占全年原油进口的19%,俄罗斯重新坐回中国最大原油进口国的位置。 这么大的交易量,要是美国贸然加税,中国大不了换个供应方,或者压着俄罗斯给更优惠的价格,国际油价一旦被搅乱,最难受的其实是美国页岩油产业。 别看他们现在喊得凶,2023年的数据显示美国页岩油盈亏平衡点已经降到35 - 40美元/桶,可国际油价要是真因为中俄低价交易被拉下来,那些靠高油价盈利的页岩油企业就得喝西北风。 2020年石油价格战的教训还没忘呢,沙特当年就是想靠价格战打垮美国页岩油,结果人家倒是练出了成本控制本事,但也经不起油价长期低迷的折腾,特朗普政府要是不想被能源企业骂死,这点账必须算清楚。 更别提2018年贸易战的伤疤还没好利索,当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2019年双边贸易额直接掉了14.5%,美国从中国进口更是暴跌20.9%,GDP减损0.5个百分点,相当于1080亿美元打了水漂,美国家庭实际收入也少了880亿美元。 中国当时反手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搞得美国农民库存堆成山,政府不得不掏出补贴救火。现在要是再在俄油问题上挑事,中国手里的反制牌可不少,从半导体到农产品,随便拎出一样都能让美国相关产业喊疼。 特朗普政府嘴上喊着保护主义,心里比谁都清楚,真要把中国惹毛了,国内那些靠对华出口吃饭的企业第一个不答应,尤其是农业州的选票,那可是不能丢的宝贝。 还有WTO那道坎也绕不过去,之前美国对钢铝加征关税被裁定违规,最后只能灰溜溜调整政策。要是这次单独对中国加征俄油关税,等于主动送上门让中国起诉,到时候不仅关税可能被推翻,还得丢面子。 让欧洲先出手就不一样了,打着“协调行动”的幌子,就算吃了WTO的罚单,也能拉着欧洲一起扛,这种把盟友推到前面挡枪的操作,美国可不是第一次用。 只不过欧盟也不傻,2022年制裁俄油时内部都吵成那样,现在要他们先对中国动手,怕是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经济能不能扛住。 德国虽然把对俄石油依赖从35%降到12%,但其他国家的尾巴还没处理干净,真要跟着美国走,通胀压力和能源短缺的锅谁来背? 说到底,美国这招“让欧洲先上”就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既想在国际上摆出强硬姿态,又不想自己承担经济后果。 可欧盟内部的分歧摆在那儿,中国的反制能力也不是吃素的,中俄能源合作的盘子已经越做越大,不是美国一句话就能搅黄的。 要是欧洲迟迟不肯动手,特朗普政府怕是只能把加税的事儿往后拖,毕竟真要撕破脸,美国自己疼的地方可不少。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在复杂的能源博弈里,怕是没那么容易如愿。
对于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这件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9月15日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18 12:48:46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