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你一天收入100元,有人骂你,你很生气;你一天收入1000元,有人骂你,你会不屑;你一天收入10000元,有人骂你,你会毫不在意,甚至同情骂你的人。” 很多时候痛苦不是别人带来的,而是因为自己的高度不够,看得不远,眼里全是琐碎的小事,当一个人的格局被拉高,人的心态、选择和路都会完全不一样。 支撑稻盛和夫这种心态的,是一套他反复践行的底层逻辑——“致良知”。 这是他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找到的共鸣,他第一次读到王阳明的思想时,立刻感到这正是自己一直坚持的道理。 他常说,比起复杂的技巧,发自内心的正直和利他,才是生意长久的关键。 这种理念不仅停留在嘴上,他常在行为中践行,1984年,他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西部的贫困学生,多年来已经帮助了上千名孩子完成学业。 他甚至亲自跑到偏远的学校,看到冬天孩子冻得发红的手还在坚持写字时,当场决定要加倍支持,还要帮他们找以后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在处理更敏感的问题时同样如此,有一次面对关于日本历史的尖锐提问,他毫不闪躲地承认错误,认为真正的勇气是承认并道歉,否则就谈不上有良心。 这种“良知”力量,也体现在他的商业选择上,1959年,他和朋友凑了300万日元开了京瓷,当时连像样设备都没有,外人觉得他们不可能成功。 但他不理会质疑,跟员工一起从零做起,把客户的需要放在首位,几十年下来,京瓷从小作坊进了世界500强,从没出现过亏损。 后来他又进军电信行业,打破垄断,创立了如今的KDDI,只因为他觉得老百姓打电话太贵,应该有人做便宜的服务。 对他来说,经营不是单纯赚钱,而是解决问题,2010年,日本航空破产,负债高达2.3万亿日元,外界一致认为无可救药。 这时78岁的稻盛和夫接手,并明确提出不要薪水,只想试试能不能救回来,不到一年半,他让公司扭亏为盈,过两年就成功让日航重新上市,这让外界震惊,也证明了他的经营哲学在关键时刻的威力。 如果不了解他的出身,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塑造出这样的坚持,他出生在鹿儿岛的贫困家庭,少年时患上重病卧床很久,后来求学、找工作都屡屡碰壁,甚至进了一家快要关门的陶瓷厂。 同事都劝他离开,他却留下来钻研技术,把产品的合格率从极低提高到百分之百,那时候,他就明白了,靠取巧不可能长久,任何事业要立得住,必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成名之后,稻盛和夫依然保持每天早起、看书和反省的习惯,他认为,人生真正的转折点,是你开始正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这种来自内心的修正,能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稻盛和夫的一生,就是用行动去证明,当格局和良知结合起来的时候,一个人的事业和人生,就会有完全不同的高度。 参考信源:稻盛和夫:你一天收入100元,有人骂你,你很生气;你一天收入1000元,有人骂你,你会不屑;你一天收入10000元,有人骂你,你会毫不在意,甚至同情骂你的人?——中国网资讯
原来大运来的时候都是有推背感的
【4点赞】
冬来暑往
正直和利他,中国的商人真得学学,学到位了什么问题食品都不存在了。
大梦方觉晓
人性本如此
用户10xxx45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那么多干嘛
用户10xxx45
他起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