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重金收买特朗普,两人准备好麻袋来中国捡钱,结果最后一关没过去 黄仁勋这回可真是下了血本。他为了打通特朗普这关,据说同意把在中国卖芯片收入的15%上缴给美国政府。特朗普甚至还得意洋洋地公开炫耀,说自己最初开口就要20%,是黄仁勋亲自砍价才降到这个数。这生意谈得,简直像交“保护费”换市场入场券。 这波操作背后,是英伟达实在舍不得中国市场。美国不断加码芯片出口限制,英伟达旗舰芯片没法卖来中国,只能搞“特供版”H20这样的阉割产品。但即便性能大幅缩水,黄仁勋仍指望靠它稳住中国市场——毕竟他曾预估,失去中国业务可能让英伟达损失高达500亿美元的收入。 然而,H20芯片刚恢复供应没多久,中国相关部门就出手了。国家网信办7月底直接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对H20芯片的“漏洞后门安全风险”进行说明。外媒早有报道,美国要求出口到中国的先进芯片必须能“追踪定位”甚至“远程关闭”。这明显踩到了中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的红线。 但这还没完。真正让英伟达头疼的,是9月中旬市场监管总局宣布的进一步反垄断调查。这事要追溯到2020年英伟达收购迈络思公司的那笔交易。当时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这笔收购,但附加了明确条件:英伟达必须继续向中国市场稳定供应GPU加速器和网络设备,不得强制搭售或搞不公平条款。 结果呢?从2022年起,英伟达以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为由,停止向中国市场供应多款GPU产品。这被中方认定为涉嫌违反当初的承诺和义务。换句话说,英伟达既想在中国赚钱,又拿美国政府当借口不履行承诺,中方这次直接依法亮剑。 英伟达可能以为,搞定了特朗普政府就万事大吉。但它显然低估了中国依法监管的决心和能力。中国市场可不是谁拎着麻袋就能来随便捡钱的地方。 黄仁勋和特朗普这笔“交易”,暴露了美国科技霸凌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扭曲关系。美国政府一边逼企业打压中国,一边又从企业对华贸易中抽成,连《金融时报》都看不过去,称这种做法“前所未有”。而英伟达甘心妥协,恰恰说明中国市场对他们有多重要。 但中方这次的调查,释放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任何企业,无论多大牌、技术多领先,只要在中国市场经营,就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所谓“美国出口管制”不能成为英伟达不履行承诺的正当理由。如果无法履行最初承诺,就应拿出替代方案消除不利影响。 目前,英伟达面临的可能不止是罚款。根据中国《反垄断法》,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0%以下的罚款;若影响特别恶劣,罚款数额甚至可能翻至两倍到五倍。更严峻的是,英伟达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可能受到更严格的审查和限制。 英伟达的遭遇也提醒所有跨国企业: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想一边迎合美国政府的对华限制,一边又想在中国市场继续赚钱,这种走钢丝的策略越来越行不通了。中国市场固然重要,但这里的竞争环境、法律意识和国家安全底线,同样不容挑战。 黄仁勋和特朗普这笔“重金交易”,最终卡在了中国依法监管这一关。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中国的回应既冷静又强硬:你想合作,我们欢迎;你要打压,我们奉陪。但规矩,必须按中国的来。
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2评论】【4点赞】
你觉得好就好
要能有替代方案老黄还能这么着急吗?违反承诺罚款就是了,每天罚1000万美金就行了,将罚款用于国内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