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墓历经1700年为何始终无人敢盗? 《三国志·诸葛亮传》:“魏征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这就是常说的恩荫,一个伟大的人,即使去世后他身边的花花草草也能得到他的恩德庇护,清朝人给武侯墓写的一副对联就写的是大家不会砍诸葛亮墓周围树木的情况:“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 总结来说: 第一,三国志诸葛亮传有明确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需器物。意思是说诸葛亮死前有立下遗嘱,死后要葬在汉中定军山下,以山的走势修建坟墓,墓坑不需要太大,能放下棺材就可以,下葬时就穿平时的衣服,也不需要任何陪葬品。这段文献记载明确了诸葛亮的墓葬是很简陋的,没有盗墓的价值。 第二,也就是文中说的,诸葛亮的名望在当地有极高的地位,所以墓葬得到了本地的修缮保护。 第三,诸葛亮在执政期间,以勤廉闻名天下,留存的大量文献都证明其表里如一,家无余财,反对奢侈的品质,有兴趣可以自己查一查。 综上,诸葛亮的墓葬对于盗墓者而言,吸引力不足,加上地方的保护重视,盗墓性价比不足。
扈三娘征讨方腊并未战死,她被方腊绑走坐压寨夫人,方腊对她说:“宋江杀你全家,你就
【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