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马克龙遇到执政新低。 17%的支持率,5.8%的财政赤字率,440亿欧元的开支削减计划。三个数字串联起法国当前的执政困局:街头抗议与议会僵局并存,马克龙正遭遇就任以来最严峻的执政危机。 从政治角度看,马克龙的“奥运前选举豪赌”彻底失败。他本想借赛事窗口期巩固议会多数,为紧缩政策铺路,却因误判民意导致议会“悬浮”,法案推进陷入停滞。反对党既不愿背书紧缩政策,又想借僵局削弱其权威,最终形成“想做事却做不成”的执政空转。 从经济角度看,政策路径陷入“削民生保精英”的悖论。5.8%的赤字率虽需控制,但政府优先削减教育、公共服务开支,而非向富人增税,本质是对核心票仓(精英阶层)的妥协。经济学家祖克曼提出的“财富税”虽号称能筹200亿欧元,但因富豪避税体系成熟、资本抵制等问题,落地可能性极低。 从社会角度看,“公平感缺失”点燃了抗议导火索。教育开支被视为“阶层流动底线”,公共服务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网”,削减这些开支让民众感到被抛弃;而富豪阶层在危机中财富未缩水的反差,更让“向富人征税”成为集体呼声,抗议成了对“制度性不公”的反击。 这场困局的本质,是马克龙“技术派治国”的失败。他沉迷于“账本数字平衡”,却忽视了“人心平衡”。治国从来不是Excel表格里的减法,而是利益与公平的平衡艺术。若不能打破“保精英、削民生”的路径依赖,17%的支持率或许只是马克龙执政危机的开始。
马克龙不丢人,丢人的是美国!马克龙在纽约的车队被拦,给特朗普打电话,被告知你的
【96评论】【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