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举行非正式会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说白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前几天说过想到阿富汗驻军,建立阿富汗最大的军事基地,人家阿富汗政府都不同意! 巴格拉姆基地曾是美军在阿富汗的核心据点,2021年美军撤离后,塔利班政府迅速接管,将其视为“国家独立”的象征。特朗普声称基地“距中国核设施仅一小时航程”,试图以此为筹码,要求阿富汗允许美军重返。 但阿富汗临时政府的态度异常强硬:外长穆塔基多次强调“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副发言人菲特拉特更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一寸土地都不会割让”。这种坚决,不仅源于对历史的伤痛记忆,更因阿富汗深知,外部军事存在只会让国家重陷动荡。 美国的算计远不止于此。特朗普团队试图将基地问题与选情挂钩,借“对华威慑”重塑强硬形象。美军若重返巴格拉姆,计划部署B-52轰炸机、“堤丰”中程导弹,甚至陆基宙斯盾系统,意图将阿富汗变成针对中国的“战略尖刀”。 但现实很快泼了冷水:五角大楼内部评估显示,修复基地需至少50亿美元,年驻军成本超200亿美元,且需部署超1万名士兵才能维持安全。 更棘手的是,阿富汗周边国家早已关闭补给线——巴基斯坦明确拒绝美军使用其领土,中亚国家也持谨慎态度。这种“高成本、低收益”的算计,连美国军方人士都私下承认“风险远大于收益”。 阿富汗的底气,部分来自中国的明确支持。中俄巴伊四国会议上,中方代表岳晓勇特使重申“阿富汗前途应由阿人民决定”,反对任何外部干涉。 这种立场与阿富汗政府高度契合。中国不仅在外交上力挺,更以实际行动助力阿富汗重建:2025年9月中阿高层多次会晤,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济合作,帮助阿富汗发展农业和替代种植,减少对毒品经济的依赖。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呼吁尊重阿富汗主权,避免外部军事介入。多国媒体评论称,“美方孤立局面正在加剧,中阿合力正重塑地区安全格局”。 四国会议的联合声明,进一步为阿富汗问题划定了红线。声明强调,阿富汗应成为“独立、团结、和平的国家,远离恐怖主义、战争和毒品威胁”,反对任何国家在阿富汗及本地区再建军事基地。 针对特朗普提及的“制裁与资产冻结”问题,声明明确要求北约国家“立即解除对阿富汗单边制裁,归还海外资产”。对于阿富汗的治理,四国支持“广泛包容的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少数族裔的权利,同时呼吁国际社会提供人道援助,帮助阿富汗难民重返家园。 这场博弈的背后,是阿富汗对命运自主权的坚守。自2001年美军入侵以来,阿富汗经历了20年战争,经济破坏殆尽,超200万人沦为难民。 2021年美军撤离后,塔利班政府虽面临治理挑战,但逐步恢复社会秩序,巴格拉姆基地也从军事设施转为民用,成为“国家复兴”的象征之一。如今,面对美国的施压,阿富汗选择以主权为盾,以地区支持为矛,坚决拒绝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阿富汗的未来,终究要由阿富汗人民书写。当特朗普还在计算军事基地的“战略价值”时,阿富汗政府已明确:国家的独立与尊严,不容任何外部势力践踏。 这场围绕巴格拉姆基地的争夺,不仅关乎地缘政治,更是一次关于主权与独立的深刻宣言。当国际社会的目光再次聚焦阿富汗,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国家对命运掌控权的坚定追求。 阿富汗的“铁板”能否挡住美国的“算盘”?地区国家的支持又能为阿富汗带来多少底气?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或许将决定未来中亚乃至全球安全格局的走向。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9月25日,中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举行非正式会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说白了,
鉴清评趣
2025-09-27 11:47:11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