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世界都在看中美谁先撑不住。现在是中国有货卖不出,急着赚钱,美国是有钱买不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0-04 14:45:46

眼下,全世界都在看中美谁先撑不住。现在是中国有货卖不出,急着赚钱,美国是有钱买不到,急着花钱。中美经济这场漫长的拉锯战,到了一个很微妙的节骨眼。 先说说中国这边的情况,不少人觉得对美出口降了就是“卖不出货”,但海关总署9月份刚出的数显示,2025年前8个月咱们出口总共17.61万亿元,还涨了6.9%呢,根本不是全面滞销的样子。 关键问题出在市场结构上,对美国的贸易总值确实降了13.5%,但架不住咱们早早就开始不盯着美国一棵树上吊死了。 东盟这会儿已经是咱们第一大贸易伙伴,前8个月贸易额快5万亿了,涨了9.7%,还有“一带一路”那些国家,加起来进出口15.3万亿,增速5.4%,这些新兴市场早把对美出口的缺口补上了。 就像广交会上那些中小微企业,占了外贸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贡献了六成多的出口额,他们脑子活,赶紧把家电、机械设备卖到东南亚、非洲去,那边基建需求旺,对咱们的产品特认账。 而且现在政策也给力,跨境金融机构都跟着想办法,比如有个叫XTransfer的平台,给企业弄本地收款账户,东南亚的买家直接用当地货币付款,又快又便宜,还能避免换美元换不出的麻烦,等于帮着企业打通了卖货的“最后一公里”。 说白了,中国不是没货卖,是主动把货卖到更愿意买、付款更爽快的地方去了,着急赚钱是真的,但没到“卖不出”的窘迫地步。 再看美国那边,确实是有钱花不出去的尴尬劲儿。拜登政府喊了好几年“制造业回流”,又是加关税又是给补贴,想让企业把厂子迁回美国,结果呢? 美银证券6月份的报告说得特实在,分析师里也就五分之一觉得能大规模回流,大部分企业压根不买账。 美国工人工资高,合格的技术工人还少,建厂成本比东南亚高一大截,而且政策一会儿一变,企业哪敢随便砸钱? 科尔尼咨询的回流指数今年跌了311个基点,制造业产值才涨1%,等于雷声大雨点小,计划喊得凶,实际厂子没建几个。 所以美国市场缺的货,还是得靠进口,但以前从中国买,现在想转去越南、印度,可那些地方产能跟不上,产品质量也没咱们稳定,比如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这些精密玩意儿,一时半会儿还真替代不了中国供应链。 商务部研究院有专家就说,美国这是自己把供应链搞乱了,手里攥着钱,却找不到靠谱的供货商,急着花钱但花不到点子上。 这拉锯战的微妙之处就在这儿,中国在忙着“转场”,把市场从欧美转向新兴国家,把产品从低端往高端提,前8个月集成电路、汽车出口都涨了一二十个点,机电产品占了出口的六成以上,明显在往高附加值走。 美国则在忙着“补课”,想把断了的供应链接回来,但本土产业空心化太严重,劳动力、成本这些硬骨头不好啃,企业又精得很,宁愿去墨西哥、泰国建厂,也不愿回美国本土。 说白了,两边都在熬,但都没到“撑不住”的地步。中国有政策托底,有企业灵活调整,还有新兴市场的增量;美国有钱有需求,但供应链的窟窿不是一两天能补上的。 现在比的就是谁能更快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能不能稳住新兴市场的份额,把产品竞争力再提一提;美国能不能真把产能搞起来,别光靠印钱刺激需求。这盘棋还得下一阵子,谁先把自己的短板补上,谁就能占得先机。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