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高市早苗已经成功当选自民党总裁,如无意外的话,将在10月15日通过国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05 12:27:18

10月4日,高市早苗已经成功当选自民党总裁,如无意外的话,将在10月15日通过国会提名选举担任日本首相。 虽然她立场右翼,但从中日关系的大局出发,恐怕还是要建立与其的关系。高市早苗她将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这位以极右翼立场闻名的政客。 曾多次渲染“威胁论”、否认大屠杀,其对华态度让外界对Z日关系捏了把汗。但国与国交往从非意气用事,从Z日关系大局出发,建立沟通渠道势在必行。 接下来,Z方与高市早苗的接触窗口会落在何处?最受关注的无疑是10月底密集召开的两场国际峰会。10月26日马来西亚举办的东亚峰会,10月31日韩国承办的APEC峰会。 这两个舞台级别够高、时机凑巧,堪称Z日高层接触的“试金石”。Z方历来以高规格出席这类多边外交场合,双方是否会借此时机举行正式双边会见,一举一动都牵动人心。 要知道,国际峰会的场边互动大有讲究——若是坐下来详谈,说明双方都有管控分歧、推进合作的意愿;倘若只是点头寒暄、擦肩而过,那便是彼此仍在观望,暂时没有深度沟通的打算。 毕竟,高市早苗此前的极端言论并非空谈,Z方必然会审慎考量接触的时机与尺度。若10月底的两场峰会未能促成正式会面,11月南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仍留有机会。 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G20峰会向来是大国互动的重要场所。即便前两次机会未能把握,在这里实现首次正式会面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不过,按照外交惯例,在此之前Z方很可能先与日本新任外相展开磋商。毕竟,从议题梳理到立场沟通,都需要低层级的对接铺路,这样才能让高层会面更具效率,避免陷入“话不投机”的尴尬境地。 这种“先由外相搭桥,再由首脑见面”的模式,在Z日关系史上并不少见,既能体现外交礼仪,也能为双方预留缓冲空间。很多人担心高市早苗上台会让Z日关系“急转直下”,甚至陷入“急冻”状态,但这种担忧或许有些过虑。 政治人物的立场往往会随身份变化而调整,竞选时的激进表态与执政后的实际操作常有区别。高市早苗一旦坐上首相宝座,就必须从日本国家利益全局出发考量对hua关系,而非单纯迎合党内右翼势力。 此前她虽多次发表强硬言论,但也曾表态“需与Z国保持友好关系”,即便被解读为选举策略,也侧面说明她清楚Z日关系的重要性。Z方的外交智慧与包容心态,更是避免关系恶化的关键。我们向来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从不因对方立场差异就拒绝沟通。 关键不在于对方是谁,而在于沟通能否服务于我们战略全局,能否为地区和平稳定创造条件。事实上,过去日政坛多次更迭首相,Z日领导人仍能保持每年至少一次的会面频率,共识也能在新旧政府间平稳延续。 这足以说明Z日关系有其韧性,不会因单一政治人物的变动就彻底失衡。当然,接触不等于妥协,沟通更需坚守底线。高市早苗若在任内持续参拜靖国神社、在Taiwan问题上触碰红线,我们必然会作出坚决回应。 但回应不等于隔绝,在维护核心利益的同时保持对话渠道畅通,才是成熟的外交姿态。就像2024年日本自民党、立宪民主党等多党派纷纷组团访华,Z方也积极回应,这种“你来我往”的互动正是增信释疑的有效途径。 即便面对立场强硬的高市政府,民间交流、政党对话等低层级接触仍可发挥作用,为高层互动积累基础。到底,Z日关系的走向终究取决于双方的现实利益与战略抉择。 高市早苗的右翼立场确实会给关系带来挑战,10月底到11月的三场国际峰会,既是检验双方诚意的“试金石”,也是开启对话的“金钥匙”。无论如何,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始终是最优解。 毕竟,Z日一衣带水,关系缓和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高市早苗能否放下极端立场,Z方如何把握接触尺度,这场关乎双边关系走向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