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暂停澳铁矿采购,必和必拓强硬涨价15%,这下捅大篓子了! 必和必拓是澳大利

依秋聊趣 2025-10-09 22:01:12

中方暂停澳铁矿采购,必和必拓强硬涨价15%,这下捅大篓子了! 必和必拓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巨头之一,它家85%的铁矿石都卖给了中国,按理说该好好做生意,可2025年的长协谈判里,它偏要逆势涨价15%,把原本该109.5美元/吨的铁矿再往上提,还死活非要用美元结算,完全不管当时现货价已经跌破80美元/吨的行情,说白了就是吃定了中方不敢轻易翻脸。 可没等它得意够,中方采购方直接暂停所有订单,反手给了它一记闷棍。 这下轮到必和必拓懵了。西澳大利亚黑德兰港的监控里,原本该发往中国的铁矿堆得像小山,才三天库存就飙到1200万吨,占了港口七成仓位。要命的是,这些矿石每天要烧50万美元仓储费,新开采的矿连堆放的地方都没有,开采机器只能先停了。 它哪来的底气漫天要价?说白了就是算准了“中国每年要进口12亿吨铁矿”的刚需,觉得中方只能认栽。可它算错了两点:一是自己的成本有多低,二是中国的底牌有多硬。 根据必和必拓2024—2025上半财年的报告,其西澳铁矿石C1现金成本仅为18.19美元/吨,就算算上各项杂费,成本也远低于当前市场价格,可其铁矿石业务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却高达63%,这意味着涨价前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15%的涨幅纯粹是超额压榨。 更讽刺的是,该公司同期可分配利润已同比增长376%,在这种盈利水平下还要加码提价,简直是把贪婪写在了脸上。 必和必拓似乎忘了,中国早就不是非他不可了!咱们早就开始分散采购渠道,2023年从巴西进口的铁矿占比已提升至22%,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个被誉为“全球最大未开发铁矿”的资源地,一旦全面投产每年能供应数千万吨高品位铁矿,完全能填补澳矿空缺。 国内资源的开发力度更是超出想象,过去十年中国通过低品位矿利用、残留矿回收等技术攻关,已经盘活了超过100亿吨铁矿资源。马钢集团甚至能把铁品位仅20.37%的极贫矿石,通过技术处理提炼出35.62%的粗精矿,回收率接近80%,这意味着以前被当成废料的资源现在都能变成“香饽饽”。 废钢资源的崛起更成了重要补充,2021年中国废钢资源量已达2.7亿吨,预计2025年将突破3.2亿吨,用废钢炼钢每吨能节约1.6吨铁精粉,仅2023年就减少了近2亿吨铁矿进口需求,这种再生资源的爆发力显然打了必和必拓一个措手不及。 2023年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更是把分散的需求拧成了一股绳,这家整合了国内主要钢企采购需求的巨头,刚成立就通过集中议价把某矿企的报价压降了8%,这次暂停必和必拓订单正是其协同作战的体现。 反观必和必拓的处境,黑德兰港1200万吨库存占了七成仓位,每天50万美元的仓储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而它全年铁矿产量目标不过2.55亿至2.65亿吨,光是积压的库存就相当于半年产量的近半,开采机器一停,每天损失的营收就高达数千万美元。 更尴尬的是,澳大利亚根本找不到替代市场,中国吸纳了全球七成以上的海运铁矿,印度、日本等国的年需求加起来还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欧美钢铁产能萎缩更不可能消化多余矿量。必和必拓的铁矿石业务占集团总EBITDA的56%,而中国市场占其铁矿销量的60%以上,这意味着失去中国订单就等于砍掉了半条命。 之前澳大利亚葡萄酒、牛肉等品类失去中国市场后,至今没能找到填补缺口的买家,铁矿这种重资产、长周期的商品,一旦失去稳定买家,后果只会更严重。 其实这早已不是中国第一次在资源领域展现底气,2019年澳大利亚锂矿试图涨价时,中国企业直接加大了阿根廷盐湖锂的开发,不到一年就把锂价拉回合理区间。这次必和必拓的遭遇不过是重蹈覆辙,它误以为中国的“刚需”是永远的软肋,却忘了市场的天平早已随着中国资源战略的布局发生倾斜。 当国内废钢资源逐年增长,海外替代来源不断拓展,集中采购平台形成合力,所谓的“刚需”早已变成了“可选择的需求”,必和必拓的强硬涨价,说到底就是打错了算盘,给自己惹来了大麻烦。

0 阅读:109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