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行你上,魏德尔建议默茨去乌克兰前线和俄军作战 10月8日消息,德国选择党联合主

豌豆大说法 2025-10-10 00:26:05

你行你上,魏德尔建议默茨去乌克兰前线和俄军作战 10月8日消息,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魏德尔在议会发言中批评总理默茨,指责他在俄乌战争问题上言行不一,还建议他既然这么想打仗,就该自己上乌克兰前线与俄军作战。 魏德尔是德国选择党的重要人物。她 1979 年出生在德国北威州,有经济学博士,还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过很长时间。2013 年德国选择党成立的时候,她就加入了,后来一路晋升,现在是选择党的联合主席,还被推选为总理候选人,在德国政坛那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再说说默茨,他现在是德国总理,最近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的一些做法,让很多人不满。就在今年 5 月 28 日,默茨宣布德国将出资支持乌克兰生产远程武器。 俄罗斯那边反应很强烈,谈到如果德国远程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俄方会作出 “任何决定”,还说德国实际已经成为俄乌冲突的参与者,再次成为俄罗斯的敌人。 魏德尔这次批评默茨,那也是有她的道理的。她指出,德国政府一直在持续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甚至都不再设限德国武器的射程了,但却始终没给德国社会说明白,这场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打。 魏德尔说,如果总理本人这么相信军事手段能解决问题,那他就该以身作则,到乌东战壕里去体验一下他所选择的道路。 这话听起来挺解气的,你既然主张打仗,那你自己去前线试试。 德国曾向乌克兰交付“IRIS-T SLM”导弹防空系统,这些装备都不是防御性武器那么简单。 更关键的是,据环球时报5月28日报道,默茨曾发表“取消援乌武器射程限制”,后引来众多反对声音,迫于压力,他又澄清这并不是新的政策调整。 魏德尔的批评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是因为她点出了一个现实困境:德国精英层在推动激进政策的同时,却未在国内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和战略说明。 普通民众看到的是,政府不断追加军援,军费开支逼近GDP的2.5%,但关于“德国为什么要这么做”“战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果俄罗斯升级冲突怎么办”等根本性问题,始终缺乏清晰、统一的官方叙事。 这种“只做不说”或“说了也不算”的状态,正在侵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魏德尔并非唯一提出质疑的声音。德国左翼党领袖帕夫丽娜·海迪希在9月底的议会辩论中也指出,德国正“在没有议会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滑向与俄罗斯的间接战争”。 而德国最大在野党社民党内部也有议员私下表示担忧,认为默茨的政策过于冒险,可能将德国拖入无法控制的升级循环。 这些声音虽然立场各异,但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国家安全决策不能只由少数政治精英闭门决定,尤其当它可能带来巨大风险时。 历史上,每当国家走向战争或重大军事行动时,领导人是否“与前线共存亡”,往往成为衡量其诚意和决心的标尺。 二战期间,丘吉尔多次视察前线,罗斯福亲赴战场慰问;即便在和平时期,领导人视察边境、慰问驻军,也是一种象征性的责任承担。 而今天,德国政治精英享受着安全舒适的生活,却决定向他国输送致命武器,这种“遥控战争”的模式,本身就容易引发道德质疑。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魏德尔所属的德国选择党在对俄政策上历来较为温和,甚至被批评为“亲俄”。 眼下,乌克兰战场依然胶着,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也在升级。 俄方在西部军区增派S-500防空系统,并对德国在立陶宛的军事存在发出警告。 这种背景下,德国的每一步军事动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默茨需要意识到,外交和安全政策不能只看国际压力和盟友期待,更要考虑国内民意的承受力和历史教训的警示。 德国在20世纪两次因战略误判卷入世界大战,这段历史至今仍是国家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今天的决策者,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谨慎。 信息来源: 深圳卫视军事评论员陈曦 2025-10-09 魏德尔要求默茨去乌克兰前线和俄军作战

0 阅读:3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