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4年,一名18岁的女孩被人贩子以2700元卖给了一位放羊人,洞房当晚,女孩紧张地蜷缩在角落里,浑身发抖,没想到后来她竟成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994年夏天,当时18岁的郜艳敏本想去保定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却在石家庄火车站被两个陌生的 “大娘” 欺骗,最终被以 2700 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 买下她的是一位姓刘的老汉,这2700元几乎是他大半辈子的积蓄,一开始他只凑出了2600 元,让人觉得荒唐的是,最后那10元差价还是郜艳敏自己掏的。 她拿出身上仅有的50元,只为能尽快离开人贩子关押她的土屋,摆脱那里的毒打和饥饿,就这样,买下她的放羊人家庭既算是她的“买主”,又成了把她从人贩子手里 “救出来” 的人。 新婚当晚,郜艳敏因为恐惧,蜷缩在炕的角落浑身发抖,她的丈夫刘三对她说,只要给 200 元就放她走。 这句话再一次让她意识到,在别人眼里,自己不过是一件可以用钱衡量、买卖的物品,而在这个村子里,买媳妇是很常见的事,她 “被买卖” 的经历甚至被当地环境当成了 “正常情况”。 太行山深处的偏远位置,加上村里几十户人家默认的规矩,成了困住郜艳敏的“地牢”,她曾多次尝试逃跑,但每一次都被村民们追了回来。 村里人还告诉她,在这个村里被买来的媳妇,从来没有一个能成功跑掉,绝望之下,她曾三次吞服老鼠药想结束生命,却都意外地活了下来。 1995年,郜艳敏有机会回河南老家探亲,她本以为这是逃离的希望,却没想到这是希望的破灭,当时她患癌症的母亲流着泪劝她:“跟人家好好生活吧”,父亲则一言不发地蹲在门口。 她明白,家已经回不去了,这道无形的 “牢笼”彻底封死了她最后的退路。 2000 年,情况终于有了转机,村里唯一的老师离开了,小学校长找到了初中毕业的郜艳敏,希望她能来当代课老师。 看着孩子们渴望学习的眼神,郜艳敏想到了自己当年因为家里穷而辍学的遗憾,于是答应了这份工作,成为了下岸村唯一的代课老师。 从那以后,讲台成了郜艳敏打破 “牢笼” 的希望,她在一间四处漏风的土坯房里教书,一个人要教好几个年级的所有课程。 这份工作的工资很少,有时甚至根本发不出工资,但她还是自己掏钱修补教室的窗户、垫付学生的教材费,不过,通过这份工作,她得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东西 —— 别人的尊重。 村民们不再叫她 “买来的媳妇”,而是尊敬地称呼她 “小郜老师”;她的丈夫也不再轻易对她动手,这份有限的自由和尊重是靠郜艳敏自己争取到的,而代价就是她要不断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村里的孩子。 2005年,一位摄影师拍下了郜艳敏教书的场景,她的故事也因此被更多人知道,之后,她获得了 “感动河北十大人物” 的称号。 但这份荣誉,对她来说却像另一副沉重的枷锁,它把她经历的苦难包装成了 “奉献精神”,这让她既开心又担忧,不愿自己过去的伤痛被反复提起、消费。 记者们纷纷来到村里,想帮她 “讨回公道”,村民们却慌了,甚至扛着锄头守在村口,害怕因为这件事惹上官司。 后来拍摄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更是把她的故事用一种强调 “温情” 的方式呈现,引发了很大的争议,面对外界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声音,郜艳敏说:“追究当年拐卖我的人贩子吧。” 她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根本原因还是放不下的学生,还有她和刘三所生的一双儿女,最终,外界对她 “感动事迹” 的关注,淡化了人贩子拐卖、买主收买人口的罪恶,也掩盖了当时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她通过教书让村里再也没有出现过文盲,但这却无法改变她 18 岁时被拐卖、人生被强行改变的事实。 信息来源:三联生活周刊——郜艳敏,人生跌宕
[微风]1994年,一名18岁的女孩被人贩子以2700元卖给了一位放羊人,洞房当
千浅挽星星
2025-10-10 20:16:0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