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邀约藏暗箭:百余人差点成境外情报“探头” 一条“小众景点合作”的私信,差

糖份超标的喵喵 2025-10-12 11:54:23

网红邀约藏暗箭:百余人差点成境外情报“探头” 一条“小众景点合作”的私信,差点让西藏大学生小杰成了境外情报机构的“工具人”。这场被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的渗透案,撕开了网络时代间谍活动的新伪装——他们披着“旅游博主”的外衣,在社交平台上钓鱼,百余名境内人员险些中招。 小杰在社交平台分享的西藏旅途见闻,引来了自称“小椰”的女博主。对方开口就夸他风格独特,抛出“知名自媒体签约合作”的诱饵,邀他一起做“小众景点”主题视频。这种被专业人士赏识的感觉,让小杰放下了戒心,随手分享了当地的景观和人文信息。 转折出现在坐标核验环节。“小椰”发来十几个拍摄点位,小杰对着地图一查,后背瞬间发凉——好几处坐标紧挨着军事管理区的铁丝网。边境安全教育课上“战略要地严禁泄密”的叮嘱突然冒出来,他立刻反应过来:哪有这么巧合的“小众景点”? 他没打草惊蛇,悄悄存下所有聊天记录和坐标,反手拨通了12339国家安全热线。这一通电话,直接捅了境外情报网的“马蜂窝”。 国家安全机关顺着线索摸下去,发现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合作”。“小椰”的账号藏在多层代理网络后面,注册信息全是假的,但技术人员通过分析她的创作习惯和坐标偏好,还是揪出了背后的操作者。更让人吃惊的是,这只是个“前端诱饵”,组织在西藏、新疆、云南等边境省份布了百余名“情报员”,每人负责一小块区域,像分散的蚂蚁一样收集信息,彼此还互不认识。 他们的伪装堪称“天衣无缝”。不仅用“实习机会”“劳务费”勾人,还跟当地旅行社搭上线,借着要行程规划的名义套取边境交通信息,把非法窃密包装成合法商业活动。指挥中心藏在东南亚,数据在多国服务器间转来转去,就为了躲追查。 排查结果更触目惊心:30多处边境关键区域的地理信息已被拿走,小到军事设施位置,大到人员活动规律,全成了对方的“囊中之物”。万幸小杰这颗“钉子”及时扎进去,才没让更大的漏洞出现。 现在想想挺后怕,那些看似平常的坐标、随手拍的风景,在间谍眼里可能就是精准的“情报拼图”。社交平台上的“赏识”和“机会”,说不定就是裹着糖衣的毒药。你觉得下次再遇到陌生人要“合作采风”,该怎么分辨真假?

0 阅读:53
糖份超标的喵喵

糖份超标的喵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