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

掘密探索 2025-10-13 11:54:07

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在俄罗斯手里,当地的行政体系、基础设施都在按俄罗斯的模式运转,甚至连货币都换成了卢布,居民也陆续拿到了俄罗斯护照。   俄罗斯对乌东四州的控制,可不是简单的“派兵守着”,7月,俄军直接打到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达奇诺耶,这是俄军第一次冲进乌克兰中部。   更早的6月30日,卢甘斯克全境都被俄军“收拾”得服服帖帖,成了2022年“公投入俄”后第一个被彻底“消化”的地区。   顿涅茨克虽然还在打,但俄军靠“消耗战”慢慢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西部虽然还有乌军零星据点,但整体局势早被俄方“拿捏”了。   行政上的“俄罗斯化”更狠,俄方在四州推行“俄语优先”,学校课程全改成俄语的,公务员考试必须考俄语和俄罗斯历史,考不过?对不起,这工作你别想干。   更绝的是,俄罗斯通过发护照“绑定”当地人——截至2025年3月,超过320万人拿了俄罗斯护照,其中2023年5月到2025年3月这两年,就发了200万份!   普京还签了个总统令,要求非法留在乌克兰的公民在2025年9月10日前要么滚蛋,要么合法拿居留身份——这招太狠了,直接切断当地人和乌克兰的联系,逼着他们选边站。   经济上的控制更直接,俄方在四州强制用卢布结算,超市、银行、公共服务全换成俄罗斯的系统。   3月,普京政府甚至把乌东约3000万亩耕地纳入“远东一公顷”计划的升级版,参战士兵要是立了功,直接分地!这招既解决了战后安置问题,又通过土地分配让当地人更死心塌地跟着俄罗斯。   民生方面,俄罗斯用补贴和就业政策拉拢人心,当地人能享受俄罗斯的医疗、养老福利,公务员的工资按莫斯科标准发,比乌克兰平均水平高多了。   乌东以前是乌克兰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现在俄方接管了亚速钢铁厂等军工企业,第聂伯罗工业带则被要求转型做农机组装——这既是“去乌克兰化”,也是给俄罗斯经济输血。   虽然国际社会都不承认乌东四州“入俄”,但现实是俄罗斯已经彻底控制了这片地,俄罗斯通过“公投—发护照—行政接管”三步走,把法律程序和实际控制绑得死死的。   乌克兰虽然嘴硬说“寸土不让”,但战场上打不赢,谈判桌上也没筹码,2025年3月,普京提了停火条件: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和四州归俄罗斯,美国特使去莫斯科谈了一圈,没谈成——乌克兰拒绝“投降协议”,欧洲则因为能源依赖和老百姓不想打仗,慢慢从“全力支持”变成“有限帮忙”。   更搞笑的是,欧洲内部自己先吵起来了,匈牙利、斯洛伐克早就恢复从俄罗斯买天然气了,德国、法国虽然嘴上骂得凶,但行动上开始“留后手”。   波兰甚至找乌克兰要47亿欧元的援助装备钱,所谓的“国际支持”,一到真金白银的时候,全露馅了。   乌东四州现在这样,说白了就是小国在大国打架时的“必然妥协”,乌克兰从2014年丢了克里米亚开始,就陷入了“亲欧得罪俄,亲俄得罪西”的死循环,2025年的现状证明:当军事、经济、行政全被对手控制时,纸面上的主权就是个笑话。   但俄罗斯的“赢”也藏着隐患,国际制裁把俄罗斯经济搞得够呛,国内矛盾越来越多;黑海制海权因为芬兰、瑞典加入北约丢了;乌东四州虽然“俄罗斯化”了,但得一直砸钱维持控制。   而乌克兰的“拖延战术”虽然被动,但靠消耗战把俄罗斯拖进了长期泥潭——这场战争没赢家,只有被炸烂的土地和被耗干的老百姓。   对普通乌克兰人来说,战争带来的不只是领土争议,更是身份认同的撕裂,乌东的人拿俄罗斯护照时,可能会想起2014年乌克兰“去俄化”时自己被排斥的日子;。   西乌的人在没暖气没电的冬天发抖时,也会怀疑“加入北约”到底能不能带来安全,历史早就证明了:当大国把小国当棋子时,棋盘上的每一步,都沾着老百姓的血和泪。

0 阅读:60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