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0月底的庆州APEC峰会只剩不到二十天,李在明政府的外交团队还在等一个关键

文史资鉴堂 2025-10-13 15:04:20

距离10月底的庆州APEC峰会只剩不到二十天,李在明政府的外交团队还在等一个关键答复,中方到底会不会派代表出席。   这可不是小事,韩国上回办 APEC 还是 2005 年釜山那次,时隔 20 年再接手,李在明政府早就把这当成了展示 “实用外交” 的重头戏,而中国作为亚太关键角色,来不来直接关系到峰会能不能办出分量。   其实从今年 6 月开始,李在明就没闲着。刚当选总统没几天,他就特意跟习近平主席通了电话,当面发出了参会邀请,还在社交平台上特意强调中国在经济、安全等所有方面都是重要的伙伴。   到了 9 月,韩国外长赵显更是打破惯例,主动跑到北京去谈,明说就是为了敲定中方出席的事,毕竟这事儿对李在明政府太关键了 —— 要是能促成中美领导人在 APEC 期间接触,那绝对是能写进政绩单的大成果。   现在庆州的筹备都进入收尾阶段了,主会场所在的普门旅游区把交通、环境都翻修了一遍,就等着各国代表来,可中方的答复还没落地,能不急吗?   为啥李在明把中方出席看得这么重?说白了还是利益绑得太紧。中国连续多年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韩国的汽车、半导体这些支柱产业,一半以上的订单都得靠中国市场撑着。   这次 APEC 的主题是连接、创新、繁荣,要谈供应链韧性、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这些实打实的合作,缺了中国根本玩不转。   就像专家说的,中韩在 5G、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优势互补,要是能在 APEC 框架下敲定合作,不管是产业链稳定还是低碳技术突破,都能产生 “1+1 大于 2” 的效果。   李在明搞实用外交,就是要抓经济、稳民生,这时候要是中方不来,很多合作议题直接就得搁置,他这总统脸上也挂不住。   更现实的是,现在全球经济复苏本来就弱,单边主义又在抬头,APEC 本来就是少数能把亚太主要经济体凑到一起的平台。   中国申请加入 CPTPP、推进亚太自贸区的动作,在博鳌论坛上都被当成了提振全球化的关键信号。   韩国作为东道主,要是连中国这位重要伙伴都没请来,不仅显得自己号召力不够,还可能让峰会变成自说自话,之前王毅跟赵显通电话时特意提的相互支持、凝聚共识,其实就是点透了这层意思。   不过中方也不是没表态,10 月 9 号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说了,中方高度重视 APEC 合作,愿意推动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只是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这话其实有讲究,毕竟 APEC 参会代表的级别和行程,通常要到会前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公布,而且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对李在明政府来说,越临近峰会,这种暂无信息就越让人揪心 —— 毕竟美国那边特朗普已经松口可能要来,要是中美两大经济体只有一方到场,峰会的影响力直接就得打折扣。   韩国媒体也看出来了其中的门道,《News Claim》就说,本来该中方外长访韩,结果赵显主动提前去北京,就是因为韩方太急了,想借着 APEC 的机会稳住对华关系,顺便为可能出现的美韩经贸摩擦找个缓冲。   毕竟赵显自己都坦言美国已不再是与盟友保持良好合作的国家,这种时候把中国这个邻居和伙伴稳住,对韩国来说太重要了。   现在距离庆州峰会开幕只剩十几天,李在明的外交团队还在跟中方保持密集沟通。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韩在 APEC 框架下的合作需求是实打实的。   不管是供应链协同还是数字经济联动,都是两国的共同利益点。中方之前跟韩方说愿同韩方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也不是客套话,毕竟亚太的稳定繁荣,本来就少不了中韩两国一起发力。   至于最终中方会不会派代表、派谁来,估计再过几天就有准信了。但对李在明来说,这几天的等待恐怕比过去几个月的筹备都难熬。    毕竟这场时隔 20 年的 APEC 峰会,能不能成为他外交生涯的加分项,现在还差这关键一环没落地。    

0 阅读:1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