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止买入美国的大豆之后,美国开始把大豆转向印尼和越南,让这些东南亚国家来大量采购美国的大豆。 现如今,美国使用了各种套路和手段,逼迫东南亚国家就范,但美国的大豆运过去,却是很麻烦。这些大豆涉及到特殊的工艺,所以被只能用于养殖业,但是养殖业喂出来的鸡和家禽,又可能都会有质量问题。那么现在越南和印尼使用美国大豆的情况,究竟怎么样? 之前中国每年要花上百亿美元买美豆,2024年就掏了126亿美元,占了美国大豆出口的半壁江山,可一旦订单断了,美国仓库里的豆子堆得像山,60%的新产大豆没了销路,豆农连农机维修费都付不起。 急眼的美国政府立刻组成“农产品推销团”,爱荷华州州长带着农业部长直接扎进东南亚,又是拜访工厂又是签谅解备忘录,越南被硬推着签了14亿美元的农产品采购协议,印尼也表态要扩大采购,看似风光的背后全是压力。 要知道,越南对美顺差超千亿,美国拿捏着关税大棒,不买大豆就得在其他贸易领域吃瘪;印尼靠棕榈油出口吃饭,美国在相关领域的态度直接影响其经济命脉,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强买强卖。 可就算答应买了,运输这关就先给东南亚国家来了个“下马威”。美国大豆运到东南亚的成本简直是坐了火箭,从美国太平洋西北部到亚洲的运费已经从每吨25美元飙到了55美元,翻了一倍还多,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这还不算完,美国之前还想对进港的中国关联船舶收最高150万美元的“服务费”,全球90%的船都得交这笔钱,船运公司直接不愿接美国大豆的单子,新加坡的贸易商都说“美国谷物基本被排除在采购清单之外”。 印尼的饲料厂就吐槽,从美国运一船大豆过来,光运费就比从巴西多花30%,港口还老堵船,原本一个月能到的货,硬生生拖成两个月,养殖场等着饲料下锅,只能干着急;越南的港口更头疼,本身吞吐量就不如中国,突然涌来的美国大豆堆在码头,卸船都得排好几天队,仓储费一天天地涨,成本全转嫁到了养殖户头上。 这些美国大豆的用途,还被死死限制住了,基本只能喂牲口。毕竟美国大豆里有不少是转基因品种,澳新、加拿大虽然批准其用于饲料,但东南亚国家对食品级大豆有严格标准,这些豆子根本进不了食品加工领域,只能一股脑塞进养殖业。 印尼的饲料厂老板算过账,用美国大豆做豆粕,比用巴西大豆每吨贵20美元,可没办法,签了采购协议只能硬扛;越南的养鱼户更倒霉,美国推销时说用豆粕替代鱼粉能养出高品质的鱼,结果试了才发现,鱼的生长速度没快多少,饲料成本倒涨了15%,不少小养殖户直接亏得关门。 最让人糟心的还是质量问题,美国泰森食品早就恢复在鸡肉生产中使用部分抗生素,而这些鸡吃的饲料很多就是美国大豆制成的豆粕,药物残留风险早有隐患;印尼爪哇岛的养殖户苏帕尔曼最有发言权,他用美国大豆饲料喂的5万只肉鸡,去年突然出现批量生病的情况,羽毛脱落、生长缓慢,最后被检测出药物残留超标,只能全部扑杀,政府给的补偿连成本的3成都不到,这位三代养鸡人当场就哭了,说“不是死于病毒,是死于美国大豆”。 越南更惨,去年向欧盟出口禽肉时,有三批产品被检出抗生素残留,追溯源头就是饲料里的美国大豆豆粕,欧盟直接暂停了越南部分禽肉企业的出口资格,一下子损失了上千万美元。 可就算这么多麻烦,越南和印尼也不敢轻易停购。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这俩国家全年的大豆进口总量加起来都不到中国的八分之一,根本填不上中国留下的缺口,但美国不管这些,补贴着本国农民继续种,再硬塞给东南亚。 越南饲料协会偷偷统计过,用美国大豆的养殖场亏损率高达40%,比用巴西大豆的高出一倍还多;印尼的饲料价格因为美国大豆的高成本涨了20%,传导到市场上,鸡肉价格跟着飙升,老百姓怨声载道。 美国大豆协会自己都承认,中国的缺口没有任何国家能单独填补,可他们就是抱着“能坑一个是一个”的心态,把东南亚国家当成了缓解危机的临时跳板。 现在的情况就是,越南的养殖场一边骂着美国大豆贵,一边还得按月提货;印尼的饲料厂偷偷减少美国大豆的用量,掺着巴西大豆凑数,生怕被美国发现。那些被喂了美国大豆饲料的家禽,要么面临质量抽检的风险,要么就得降价在本地消化,想出口都得捏着一把汗。 说到底,美国这哪是找买家,分明是找了俩“冤大头”,只是苦了东南亚的养殖户,硬生生扛下了本不该他们扛的成本和风险。
☁华尔街中文网认为,美国商界对中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180°转变,要求美国对
【26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