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持美债暗藏玄机:黄金储备连增11个月,人民币

芸霄记史 2025-10-15 11:48:44

[微风]美国一直盯着中国手里的美债,希望中国能大规模抛售,但中国并没有按他们想的来。相反,中国不仅在稳定美债持有量,还在低调增加黄金储备,这种操作直接让人民币有了双重保障。   这些年,全球金融格局的变化很明显,越来越多国家不想把所有交易都系在美元身上。   从欧洲、中东,到亚洲、非洲,货币结算方式开始多元化,而人民币就在这股潮流里一步步加重存在感,这要想明白其实很简单,中国在外储和战略资产上换了打法。   美国的财政状况并不好看,今年债务总额冲到36万亿美元,光利息就让人瞠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也不小。这让很多依赖美元的国家对它的稳定性产生了犹豫。   过去中国也是美债大买家,但近几年是稳步减持,而不是一刀切,今年中国持债跌到7300多亿,比上个月少了二十多亿,创下十多年来新低,但市场却没什么变化,这就是计划到位、动作有度的结果。   同一时间,黄金储备在不停地往上加,从十年前的千来吨,涨到如今两千三百多吨,中国已经连续十一个月增持黄金。   加上国内金矿产量稳定,年产量占全球一成多,供给更安心,黄金在抗通胀、避风险上,地位很难被取代,而且不仅中国在买,波兰、土耳其都在加码。   除了资产结构的调整,中国另一手牌就是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人民币在全球跨境支付里的占比这几年翻了几倍,尤其在能源、矿产等大宗贸易里越来越多定价是人民币,比如中东某些石油订单、俄罗斯液化气、巴西铁矿石,直接省掉汇兑的麻烦。   为配合贸易结算,中国自主研发的CIPS支付系统逐步铺开,覆盖了189个国家,接入银行超过1600家。   非洲、中东一些地方,从几天的国际汇款缩短到几分钟,手续费也砍了一半,东南亚更是欢迎,泰国、马来西亚企业用人民币融资规避汇率动荡。   互联网平台也加了把力,阿里、腾讯的海外业务支持人民币交易,让大量中小商家直接把货卖到全球。   今年跨境电商的人民币结算额破一万亿,不少企业在调研中干脆把交易货币从美元改成人民币,觉得更稳定也更省事。   与此同时,美国部分产业链因为政策和内部问题显得不太稳。最近,一家中国平台暂停了对美直邮业务,本是应对数据管控,结果却让美国物流和仓储费连锁上涨,中小企业压力直飙,这让他们意识到,贸易和支付的依赖风险可不是单向的。   现在,全球不少经济体都在试着找替代方案。德国企业对华贸易用人民币避汇率风险,印度、土耳其搞货币互换,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加入人民币结算圈。   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占比虽仍接近六成,但松动迹象明显。   专家判断,这不是短期波动,而是长期结构调整的开端,人民币国际债券发行大增,香港离岸人民币债规模到了6800亿。   这些数字折射的,是全球货币版图正在多元化,中国用稳步减持美债、防守黄金储备、扩大人民币使用这“三板斧”,让自己在外部经济起波浪时更有主动权,也给世界提供了美元之外的另一种稳选项。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

0 阅读:117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