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伤员救治所里,一个遍体鳞伤的排长因尿不出来,憋得脸色通红,一直呻吟,万般无奈下,年仅16岁小姑娘王清珍做出的举动,让人震惊而且感动。 那是1952年深秋的上甘岭,山头上的炮火没日没夜地炸,救治所就藏在半山腰的防空洞里,潮湿的空气里混着血腥味和消毒水味,呛得人嗓子发紧。16岁的王清珍原本是卫生员队伍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出发前还攥着妈妈缝的布娃娃,可到了前线,她的手早就被绷带和药水泡得发皱,再也没了小姑娘的娇嫩。 那天送来的排长伤得极重,腿上缠着渗血的纱布,胸口还有弹片擦伤的痕迹。他一开始只是皱着眉哼唧,后来额头上的冷汗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肚子也鼓得老高。旁边的老卫生员急得直跺脚,前线药品短缺,导尿管早就用完了,总不能看着他活活憋坏。王清珍站在旁边,看着排长痛苦的样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突然咬了咬牙,转身从挎包里掏出块干净的纱布,又倒了点酒精仔细擦了擦手——她要靠嘴帮排长吸尿。 周围的战士们都愣住了,连疼得直咧嘴的排长都猛地睁大眼睛,摆着手想拒绝。要知道,那时候的战士们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就算在生死线上打滚,也从没见过姑娘家做这样的事。王清珍却没顾上别人的眼光,她蹲在排长身边,轻声说了句“排长,忍忍就好”,就低下头开始操作。防空洞里静得能听见外面炮弹呼啸的声音,只有王清珍偶尔压抑的喘息,还有排长后来忍不住的哽咽。 等尿液终于顺利排出,排长的肚子慢慢瘪下去,他拉着王清珍的手,嘴唇哆嗦了半天,只说出一句“妹子,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你”。王清珍却只是摇摇头,把脏纱布包好扔进垃圾桶,又拿起新的绷带帮排长换药,手指还在微微发抖——没人知道,她转过身的时候,眼泪早就打湿了胸前的衣襟。她不是不害怕,也不是不害羞,可在前线,人命比什么都重要,她是卫生员,就不能看着战友受苦。 后来这事在部队里传开了,没人再把王清珍当成“小丫头”,连军长路过救治所,都特意停下来夸她“是个好同志”。可王清珍从没跟人炫耀过,她还是每天背着药箱跑前跑后,给伤员喂饭、换药、洗绷带,有时候忙到后半夜,靠在墙角就能睡着。有战士问她后悔吗,她揉着熬红的眼睛笑了笑:“俺来前线就是救战友的,只要能让他们活着回家,做啥都值。” 现在再想起上甘岭的故事,我们总记得山头的炮火、冲锋的号角,却常常忽略了防空洞里这些不起眼的身影。16岁的王清珍,原本该在教室里读书,在父母身边撒娇,可她却把青春扔进了硝烟里,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含义——不是非要扛枪打仗才算英雄,那些在后方默默守护、为战友拼尽全力的人,同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上甘岭战役”伤员救治所里,一个遍体鳞伤的排长因尿不出来,憋得脸色通红,一直呻吟
探史官
2025-10-16 13:24:06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