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军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破译出越南的电报,但是电报内容却让所有人大吃一

趣史小研究 2025-10-16 17:44:24

1988年,我军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破译出越南的电报,但是电报内容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只见电报上写着:“日前,我军派出的30多名侦察兵无一幸免,疑似被同一个人击毙了!” 越南电报里提到的这个“死神”,已经成了敌人的心头梦魇,也成了我军高层心里的一个巨大问号。这个人必须找到!不光是为了表彰,更是因为这种人才,简直是国宝,必须给他最好的培养和保护。于是,一道死命令就下来了: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让越南人闻风丧胆的神秘枪手给找出来! 命令下来,调查组立马就开进了前线阵地。找人过程那叫一个大海捞针,问了一圈又一圈,硬是没线索。就在大家快要放弃的时候,有人提供了一个模糊的线索,说是有个四川来的新兵,枪法好得有点邪门,平时不怎么说话,总是一个人琢磨事儿。 顺着这条线,调查人员找到了一个叫向小平的年轻战士。当这个兵被带到领导面前时,在场的人都愣住了。眼前的向小平,因为长期潜伏,弄得蓬头垢面,人清瘦得像根竹竿,脸上还带着稚气,看着就跟个高中生没两样。大家心里都犯嘀咕:就他?能一个人干掉三十多个越南特工? 可接下来的对话,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经过反复核实和细节比对,真相终于浮出水面。越南电报里那个让他们恐惧的“死神”,就是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而且,越南人的电报还说得相当保守了。向小平完成这个战绩,总共只用了31发子弹。 一发子弹,一条人命。多出来的那一发,是因为当时距离太远,风速影响,打中了敌人的背包,没能一击毙命,他才补了一枪。这已经不是神枪手了,这是“枪神”! 向小平的故事,不是什么天降猛男的爽文。他1984年高中毕业参军,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娃。但他被分到的那个团,团长叫魏来国。这可是个传奇人物,山东的射击英雄,早在1950年就参加过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向小平看着老团长的英雄事迹,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我也要当个神枪手,当个让敌人一听名字就腿软的兵。 有想法的兵很多,但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凤毛麟角。向小平就是其中一个。他身上有股子四川人的“犟”劲儿,别人练一百遍,他就练一千遍。更难得的是,他有天赋。别人觉得枯燥的据枪、瞄准、呼吸,在他这儿成了最大的乐趣。很快,他就在全团、全师的大比武中拿第一,最后甚至拿了全军比武的第二名。 这样的好苗子,魏来国团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开始给向小平“开小灶”,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活,那些在枪林弹雨里总结出的实战经验,一股脑儿地全教给了他。有了名师指点,向小平的枪法突飞猛进,真正做到了人枪合一。艺成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写了请战书,奔赴老山前线。 当时的战场形势很复杂。越军仗着熟悉地形,经常在丛林里搞伪装,放冷枪、打冷炮,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想扭转局面,就得先拔掉越军的“眼睛”——那些神出鬼没的侦察兵。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向小平肩上。 他被派到39号高地附近潜伏。那地方,说是高地,其实就是一片原始丛林,毒蛇蚊虫遍地,环境极其恶劣。向小平就像个耐心的猎人,为自己精心挑选了7个观察点和狙击位。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敌人永远摸不清他在哪儿。 为了不暴露自己,他可以趴在一个地方十几个小时,滴水不进,粒米不沾。饿到极致,就嚼点野草充饥;渴得不行,就等凌晨舔几口树叶上的露水。最可怕的是毒蛇,有时候就从他身边嘶嘶地爬过,甚至从他身上游走,他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全身的肌肉都僵硬了,只有扣着扳机的手指,稳如磐石。 这种非人的忍耐,换来的是丰厚的回报。一个又一个伪装巧妙的越南侦察兵,刚一露头,就被他从远处精确“点名”。渐渐地,我军前沿阵地的伤亡率明显下降。而越南那边,则彻底炸了锅。他们发现自己的侦察兵派出去一个就少一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整个丛林仿佛笼罩在一个幽灵的枪口下。这才有了那份发往河内高层的求援电报。 据说越南参谋部接到电报后大为震惊,立刻加派人手去围剿。可派去的人,还没摸到丛林边缘,就被潜伏在暗处的向小平,一个接一个地送走了。 如果不是那份电报,向小平的传奇可能就随着战争的结束,永远尘封在军事档案里了。因为他的惊天战绩,他被火速调回后方,接受嘉奖。战后,这位功勋卓著的“枪神”选择了退役。 脱下军装的向小平,换上了海关制服,加入了缉私队。他从保家卫国的老山前线,转战到了打击犯罪的禁毒一线。 环境变了,但骨子里的那份忠诚和担当没变。缉私工作,尤其是缉毒,面对的都是些亡命之徒,危险程度不亚于战场。向小平凭借在军队里练就的敏锐观察力和果断作风,屡立奇功。 从那以后,向小平的名字,在另一个战场上再次叫响。他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刃,永远插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后来,由于表现突出,他被调入情报部门,继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守护着国家的安宁。

0 阅读:286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