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临终之前,哥哥乾隆去看他,弘昼用手比划一个帽子的形状,意思是想给家人封个世袭铁帽子王,乾隆故意装作不明白,说:你是想要朕头上这顶帽子吗?[紫薇别走] 当弘历被秘密立为储君后,弘昼逐渐展现出令人费解的行为,他在朝堂上当众殴打军机大臣讷亲,在御前会议因饥饿提前索要餐点,更曾为自己举办隆重的“活人葬礼”,端坐厅堂观看家眷哭丧。 他对皇室生存法则的精准把握,通过自毁形象,他向皇兄传递着清晰的信息:此人耽于享乐,绝无政治野心。 乾隆三十年冬,六十岁的和亲王弘重病不起,乾隆帝亲临王府探视,只见弟弟面色灰白,已不能言语,弥留之际,弘昼突然抬起颤抖的手,在头顶反复比划着帽子的形状。 乾隆凝视着弟弟期盼的目光,却抬手轻点自己头顶的皇冠,温声反问:“你是想要朕这顶帽子吗?”一语既出,满室寂静。 作为掌控江山四十年的帝王,他深知“非军功不封铁帽子王”的祖制关乎朝廷稳定,即便面对最亲近的兄弟,也不能轻易破例。 弘昼去世后,乾隆辍朝三日,亲笔撰写祭文,文中追忆了两兄弟共同读书习射的童年时光,提到弘昼“性秉淳朴,执礼惟虔”。 虽然未赐予铁帽子王的殊荣,但乾隆特许弘昼之子永璧直接承袭和亲王爵位,免去一次降等,当永璧及其长子绵伦相继早逝后,乾隆又破例将弘昼的次孙绵循提为郡王承袭。 网友热评: “这才是真聪明!看看雍正朝其他兄弟的下场,弘昼这招‘自污’实在是高,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人畜无害的‘荒唐王爷’,既让皇帝哥哥放心,又保全了自己和家人,简直是职场生存教科书啊!” “当皇帝也难啊!一边是亲弟弟,一边是祖宗家法,直接给‘铁帽子王’肯定不行,但最后让他儿子直接袭亲王,已经是顶着压力在规则范围内最大程度的照顾了,帝王家里,这点情分不容易。” “乾隆那句‘你是想要朕头上这顶帽子吗?’真是绝了,既点醒了弟弟注意分寸,又用开玩笑的方式避免了直接拒绝的尴尬。” “看到这里有点心疼。虽然他一生荒唐,但临终前挣扎着比划,只是一个父亲在为自己走后家人的安稳做最后努力,权力顶端的亲情,总是掺杂着太多无奈。” “说白了,他折腾一辈子,最后不就是想为儿女们要个‘铁饭碗’嘛。” “所以他在乾隆朝善终了,而比他小的弘瞻就被治罪了,这里面很有学问。” 如果你是弘昼,在明知新皇登基、权力格局重塑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像他一样“荒唐”自保,还是会尝试走一条不同的路?原因是什么? 非常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真知灼见! 信源:《清史稿》
弘昼临终之前,哥哥乾隆去看他,弘昼用手比划一个帽子的形状,意思是想给家人封个世袭
征途观史
2025-10-16 19:45: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