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乌克兰对外宣布了 2025年10月16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发表声明,坚决否认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关于“蛛网”行动受英国情报部门指挥的说法,强调这是乌克兰独立实施的一次独特、复杂且多层次的特种行动。(据央视新闻) 说白了,这事儿本质上是一场信息战,双方争的不仅是行动本身是谁干的,更是未来谈判桌上的话语权和心理优势。 先看俄方的算盘,博尔特尼科夫在独联体安全会议上拉上英国,绝非随口一说。这招太阴了,明着是指责乌方“背后有人”,实则想把这场冲突绑上外部势力的标签,在国际上占舆论便宜。更狠的是,他还特意强调行动“没造成重大损害”,摆明了要削弱乌方的威慑力。 乌方的反驳更是寸步不让,直接硬刚“说法不实”。要知道“蛛网”行动早在6月就炸过俄方四个军用机场,乌方宣称击中41架战机,让俄军损失超70亿美元。这时候强调“完全自主”,就是要证明自己有直击对方腹地的硬实力,绝非谁的“棋子”。 这种各说各话的戏码早不是第一次了。9月海参崴爆炸,乌方高调认领是“远程打击”,俄方却嘴硬说是“燃气故障”。现场大批特工和军用直升机的动静,哪像是处理普通事故?双方都在拿叙事当武器。 信息战早成了俄乌对抗的核心战场。俄军10月刚用导弹炸瘫乌方电力枢纽,转头就淡化伤亡;乌军远程袭击后立刻高调造势,就是要戳破俄方“后方安全”的谎言。每句话都藏着战术目的,每篇声明都是弹药。 民众看得云里雾里,可战场逻辑骗不了人。乌方要靠“自主打击”争取援助和士气,俄方要靠“淡化威胁”稳住民心。这场嘴仗背后,是前线炮火之外更激烈的较量,输赢直接影响战争走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
【32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