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6日报道据塔斯社10月15日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塞尔维亚应加入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否则它就不会被欧盟视为“可靠伙伴”,也不可能加入欧盟。 欧盟评估报告显示,塞尔维亚在33个政策领域中有20个完全符合欧盟标准,但在能源、外交和司法领域存在重大分歧。最核心的是俄罗斯能源依赖——塞方每年从俄进口5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消费量的87%。这种结构性依赖,不是简单政治表态能改变的。 更敏感的是军工合作。塞尔维亚军工厂仍为俄制武器生产零部件,这些企业雇佣着2万名工人,是执政党的重要票仓。武契奇政府若切断这些合作,将面临直接政治风险。 塞尔维亚与俄罗斯签订的天然气合同持续到2030年,价格仅为市场价的60%。若转向欧盟能源,每年将多支出12亿欧元,相当于国防预算的1.5倍。这种经济压力,使制裁承诺难以落实。 冯德莱恩此次将制裁与科索沃问题直接挂钩。她暗示若塞尔维亚配合制裁,欧盟将在科索沃独立承认问题上放缓步伐。这种交易式外交,反映欧盟正在调整巴尔干策略。 但塞尔维亚民族情绪不容忽视。最新民调显示,76%民众反对在科索沃问题上让步以换取入盟。这种民意基础,限制武契奇的妥协空间。 俄外交部已警告,若塞尔维亚参与制裁,将终止"南溪"天然气管道过境项目。该管道每年为塞尔维亚带来2亿欧元过境费,更关键的是保障了能源供应安全。 中国在塞尔维亚的投资正成为替代选项。匈塞铁路、博尔铜矿等重大项目使中方影响力上升。冯德莱恩此次特意提及要防范"第三国影响力",明显指向中国。 但塞尔维亚巧妙利用大国竞争,武契奇政府同时与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保持合作,这种多向平衡术曾是成功策略,但现在面临极限压力。 德国和法国对塞尔维亚政策存在温差。法国主张强硬施压,德国则更关注地区稳定。这种内部分歧,使冯德莱恩的立场未必能得到全体支持。 更关键的是匈牙利因素,欧尔班政府明确反对将制裁作为入盟前提,这可能为塞尔维亚提供回旋空间。 塞尔维亚经济学家测算,全面制裁俄罗斯将导致GDP下降3.2%,失业率增加2.1个百分点。这对一个人均GDP仅9000美元的国家是重大打击。 欧盟承诺的补偿机制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提出30亿欧元援助计划,但附带了严格的结构改革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比制裁本身更难以接受。 塞尔维亚与波黑塞族共和国的特殊关系,使其担心制裁引发地区军力失衡。若俄罗斯削减对塞族武装支持,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可能趁机加强军备,打破现有平衡。 更深远的是北约东扩阴影,虽然塞尔维亚宣称军事中立,但若完全倒向欧盟,难免被卷入北约体系,这将触及历史伤痛。 社交媒体上的对立尤为激烈。抵制制裁和加入欧盟两个话题的日均讨论量达50万条,这种分裂正从网络蔓延到现实。 冯德莱恩选择在欧盟峰会前访问,意在向成员国展示强硬姿态。明年将决定新一轮东扩名单,塞尔维亚若此时掉队,可能永久失去机会。 但武契奇也需要考虑明年大选,过早屈服于欧盟压力,可能被对手指控"出卖主权",影响选情。 2014年乌克兰危机时,欧盟也曾对塞尔维亚发出类似警告,但当时因内部分歧未能坚持。这种历史经验,使贝尔格莱德对当前威胁的严重性存有疑问。 更近的案例是北马其顿,该国等待入盟17年,完成所有改革后仍被拒之门外。这种前车之鉴,使塞尔维亚对欧盟承诺的可靠性保持怀疑。 中方近期加大对塞基础设施投入,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高铁项目可能提前开工。这种替代性合作,正削弱欧盟的杠杆效力。 但中国也避免过度刺激欧盟,在能源和军事领域保持谨慎,这种平衡术与塞尔维亚的处境相似。 塞尔维亚总统擅长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他可能采取"部分制裁"策略,在非关键领域满足欧盟要求,但保留核心利益区的自主权。 更可能的是拖延战术,通过技术性谈判争取时间,等待欧盟内部出现更温和的声音,或国际局势出现新变数。 欧盟或允许塞尔维亚在能源领域逐步脱俄,设定3年过渡期。但这种过渡安排需要欧盟提供巨额补贴,目前各国对此存在分歧。 俄罗斯也可能默许塞尔维亚象征性参与部分制裁,以保持其在巴尔干的影响力窗口。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符合各方利益。 冯德莱恩的贝尔格莱德之行,表面是入盟谈判的常规戏码,实则是欧洲地缘秩序重构的关键节点。当欧盟将价值观外交推向极致,当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寻找生存缝隙,塞尔维亚的抉择将定义21世纪中型国家的命运。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选边站队,而在于找到自主发展的空间。这场较量最终考验的,不是塞尔维亚的妥协程度,而是欧盟能否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区域秩序。巴尔干的未来,仍将在博弈与平衡中继续书写。 信息来源:冯德莱恩:塞尔维亚不制裁俄罗斯休想加入欧盟 参考消息2025-10-16 15:31
刚收到消息欧盟委员会宣布了!10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宣布,现行制裁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