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公开宣布了! 10月1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在独联体国家安全会议上公开宣布,已掌握“确凿证据”表明英国情报机构与乌克兰特勤部门合谋破坏“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这一指控瞬间让本就紧绷的欧洲能源安全局势再添火药味。 要理解此事的严重性,首先得清楚“土耳其溪”的战略分量。这条穿越黑海连接俄土的能源动脉,由两条并行管线构成,每年可输送315亿立方米天然气。2025年1月俄经乌输欧天然气终止后,它已成为俄罗斯对欧供气的核心通道,2025年上半年对欧出口量还同比上涨9.5%。 对欧洲多国而言,“土耳其溪”更是生命线般的存在。保加利亚、匈牙利等东南欧国家的天然气供应几乎全靠它支撑,其中匈牙利2024年通过该管道接收了76亿立方米天然气,才维持住欧洲极具竞争力的气价。对土耳其来说,它还是打造区域能源枢纽、赚取过境收益的核心资产。 俄方披露的阴谋细节更显凶险。博尔特尼科夫指出,英国军情六处不仅深度参与策划,其陆军特种空勤团还在协助制定具体方案,计划动用无人机、无人艇甚至蛙人部队实施精准打击。这并非空穴来风,今年乌军已多次用无人机袭击给“土耳其溪”供气的俄境内压缩站。 目前各方反应透着微妙的紧张。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暗示“土耳其可能已知情”,但土方仅表示“看到了媒体报道”,拒绝进一步置评。要知道,土耳其外长费丹早在5月就曾提及,正就管道遇袭风险与俄、乌保持沟通,如今的沉默更耐人寻味。 “北溪”管道被炸的伤疤尚未愈合,这让俄的指控更具警示意义。2022年“北溪”事件后,欧洲能源格局已然动荡,若“土耳其溪”再遭毒手,东南欧供气将直接中断,能源价格必然再度飙升,本就脆弱的欧洲经济复苏可能被彻底打断。 俄罗斯显然已做好应对准备。面对持续的威胁,俄方已升级边境管控和安防系统,摆明了要严防死守。对俄而言,守护“土耳其溪”不仅是保护能源资产,更是维系对欧能源影响力的关键,任何破坏都是对其核心利益的直接挑衅。 这场暗战背后的地缘博弈愈发清晰。此前就有消息显示,英国在对乌支持上比美国更为激进,甚至联合“五眼联盟”单独提供援助。如今被指直接参与破坏能源设施,更坐实了其“搅动局势”的角色,也让俄乌冲突的外部干预色彩愈发浓厚。 黑海之下的钢管,正承载着远超能源本身的战略重量。“土耳其溪”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北溪”?欧洲能源安全将何去何从?土耳其又将如何在俄、西方与乌克兰之间维持平衡?这场围绕能源命脉的较量,已然牵动着全球地缘政治的神经,后续发展实在让人揪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公开透露10月16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