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选举对张亚中来说,大概就是最后的机会了。明知道这么选赢不了,还是要把所有理想都摊开来讲。你看他在台上,不像在拉票,倒像是在跟自己的执拗告别。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光有理想不够,还得懂人情世故。可他偏不,就这么固执地走到底。 早几年他在政坛上折腾的时候,就透着这么股“不合时宜”的劲儿。 别人都在忙着搭人脉、攒资源,琢磨怎么在派系里站稳脚跟,他倒好,一门心思扎在自己那套“两岸论述”里,逢人就讲自己的主张,不管对方爱听不爱听。 有老资历的政客私下劝过他,说做政治得懂得变通,太刚了容易栽跟头。 他嘴上没反驳,可行动上半点没改,该说的还是照说,该坚持的还是没松口。 后来他参与党内提名角逐,明明知道自己手里的人脉和资源都比不过对手,还是咬着牙往前冲。 那会儿团队里的人都急得上火,劝他多去跑一跑基层,多跟地方大佬套套近乎。 他却反过来劝团队,说比起拉关系,不如把自己的理念讲清楚,让大家知道他到底想为这个地方做什么。 结果自然是没拿到提名,可他离场的时候,脸上没多少沮丧,倒像是完成了一件该做的事。 这次选举,身边人都看得明白,对他来说更像是一场“收尾”。 毕竟年纪摆在那儿,再等下一次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精力去拼。 有人劝他干脆别掺和了,安安稳稳当个“理念型”的前辈,还能落个好名声。 可他听完就笑了,说要是连把理想讲出来的勇气都没有,那才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 于是他照旧跑活动,照旧在台上讲自己的主张,从教育到经济,从两岸关系到民生小事,一桩桩一件件都讲得认真。 台下有时候人不多,甚至有听众中途离场,他也不慌不忙,照样把该说的话都说完。 有记者问他,明知道赢面不大,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他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就说想给那些还相信“理想能当饭吃”的人,留个念想,也想给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画个完整的句号。 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不懂现实的厉害。 这些年看着身边人起起落落,看着那些懂得变通的人一个个身居高位,他心里不可能没数。 可他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总觉得做政治要是丢了初心,光盯着眼前的利益,那跟他当初踏入这行的初衷就差太远了。 有一次他在大学里做演讲,有学生问他会不会后悔自己的坚持。 他想了想,说后悔倒不至于,就是有时候会觉得可惜,可惜自己的一些想法没能有机会落地,没能试着去改变一些事。 这次选举,他走的每一步都透着股“不按常理”的劲儿。 别人都在忙着打“悲情牌”“攻击牌”,他却很少提对手的不是,反而把更多时间放在讲自己的政策上。 团队里的年轻人急得跳脚,说现在的选举节奏这么快,不搞点有话题度的东西,根本吸引不了注意力。 他却慢悠悠地说,吸引注意力固然重要,可让大家知道选了他之后能得到什么,更重要。 结果就是他的曝光度一直上不去,民调数字也始终在低位徘徊。 有时候助理拿着民调报告给他看,他也只是扫一眼,然后跟助理说,没关系,咱们把该做的做好就行。 有次跑南部乡镇,遇到一位老奶奶拉着他的手说,知道他赢不了,可就佩服他这股不放弃的劲儿。 他握着老奶奶的手,眼眶有点红,说谢谢您还愿意听我说话,这就够了。 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次选举结束后,他大概率就要慢慢淡出政坛了。 可能以后不会再站在台上演讲,不会再跑各种活动,只会偶尔在大学里开开课,或者写点文章,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可他还是想把这次选举当成一次“告别演出”,不是告别别人,是告别那个曾经想着“靠理想改变一切”的自己。 他知道自己的坚持在很多人眼里很“傻”,很“不现实”,可他不觉得丢人。 他总说,政治里不能全是算计和妥协,总得有人站出来,把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摆出来,让大家知道,还有人在为这些东西较真。 这次选举不管结果如何,对张亚中来说,都是一场没有遗憾的“收尾”。 他把自己的理想摊开在阳光下,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评说,他都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交代。 就像他常说的那句话,做一件事,重要的不是能不能成,而是敢不敢去做,敢不敢把自己认为对的事,坚持到底。
这次选举对张亚中来说,大概就是最后的机会了。明知道这么选赢不了,还是要把所有理想
史鉴奇谈
2025-10-18 14:03:46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