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涨疯了金店冰火两重天,金条热金饰冷 最近逛金店的人肯定发现了怪事,南京太平南路上的珠宝店刚进门就分出了两个世界,金条柜台前围着不少人问价下单,回收业务也排着队,另一边的金饰柜台却冷冷清清,顾客问两句就走,真正掏钱的没几个。 这背后,是黄金价格一路疯涨闹的。 10月中旬那周太夸张了,现货黄金连着五天上涨,从4060美元一路冲破4300美元,最高摸到439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现在国际金价还稳在4247美元,国内也维持在970元/克的高位。 这么疯涨不是没原因的,首先是大家都想找地方避险,乌克兰危机没停,美国债务又让人担心,加上美联储可能还要降息,拿着黄金的成本变低了,资金自然往黄金里涌。 各国央行也在抢,中国央行都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了,9月末储备量都到7406万盎司了。 说白了,买金条的人图的是保值,上半年金条销量同比涨了29.81%,像中国银行光是4月份就卖了282笔金条,老凤祥、周大福这些品牌的金条销售额都很可观。 现在年轻人也学聪明了,开始攒“小金豆”“金珠手串”,把这当理财新法子。 高盛都说了,要是有1%的美债资金转买黄金,金价都能冲到5000美元,这预期让更多人盯着金条下手。 金饰就不一样了,价格涨得普通人扛不住,去年国庆周大福金饰才760多一克,现在都飙到1162元了,一年涨了近400元。 上半年金饰消费直接降了26%,老凤祥一季度营收都跌了31.64%,关了不少加盟店。 就算店里搞优惠,每克减七八十,还是没人买,准备结婚的李先生算了笔账,一套“五金”要11万,涨得他都犹豫了,有的顾客看了三个月还没下手。 更别说金饰还有高昂的工费,设计又老气,年轻人宁愿去水贝买个性款,或者干脆租“三金”救急。 其实这就是需求变了,买金条是为了抗风险,买金饰是为了戴或者办喜事,金价太高的时候,非刚需的金饰自然就被放一放,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昨天做了件特别后悔的事不是我把300克黄金卖了,而是我把卖黄金的钱,拿去买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