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现在的乌克兰和泽连斯基,就能看出当年毛主席的决策,到底有多明智。当初解放军攻下南京后,美国主动伸出橄榄枝,抛出一堆诱人的条件,想让新中国加入他们的阵营,但毛主席不为所动。后来苏联虽然在中国开展了很多援助项目,但毛主席宁愿让苏联专家全部撤离,也绝不接受任何损害国家主权的要求。所以说,走自己的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反观2025年的乌克兰,正把“主权换援助”的戏码演到了底。泽连斯基在《美乌重建投资基金协议》上签字的时候,笔尖划过的每一条款,都在把这个国家的未来往外送。协议里写着乌克兰得把新开采资源收益的50%注入基金,美国企业却能借着“技术合作”的名义,攥住实际运营权。这哪是什么经济援助?分明是换了马甲的资源掠夺,跟当年西方用鸦片换茶叶的套路没两样,只不过现在盯上的是乌克兰的稀土和芯片原料。 事实上,乌克兰这几年签的“结构性改革协议”,都快堆成山了,光2014年到现在就签了37份,能源、农业、金融这些核心领域全被裹了进去。就说2025年那份矿产协议,表面上喊着“资源主权归乌克兰”,可第10条藏着猫腻:基金运作得“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美国啥时候想冻结乌克兰的资源收益,找个“安全”的由头就行。更讽刺的是,协议刚签完,美国就说要停了对乌直接军援,让北约成员国分摊成本,把“盟友”的虚情假意扒得一干二净。 再看资源这块,乌克兰的稀土正被西方合法薅羊毛。按协议,美国企业能优先拿敖德萨州的稀土开采权,可这稀土偏偏是造F-35战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更坑的是,协议还规定基金收益得用来买美国武器,等于乌克兰拿自己的资源换人家的旧装备,绕进了“资源-武器-债务”的死循环。 其实,中国当年也遇过类似的坎。苏联曾提出要在中国建“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嘴上说的是“军事合作”,其实是想把中国的国防主权攥在手里。毛主席哪能同意?哪怕苏联撤走所有专家,也绝不松口。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中国用20年就建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乌克兰呢,30年时间从“欧洲粮仓”跌成了“欧洲子宫”,捧着金饭碗还得要饭,这就是丢了主权的下场。 粮食问题上,乌克兰的遭遇更让人看清西方的真面目。2025年波兰、匈牙利这些欧盟国家突然说要禁运乌克兰农产品,理由是“保护本国农民”,直接让乌克兰每月少赚5亿美元出口收入。可之前欧盟承诺的50亿欧元农业补贴,到现在都没影。这跟1950年美国操纵联合国对中国搞粮食禁运一模一样,只不过这次倒霉的是乌克兰。 中国当年的应对可比这硬气多了。1960年苏联撤走农业专家,中国立马搞“农业学大寨”,10年时间就把粮食自给率从60%提到了95%。现在中国不但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还建了覆盖全世界的粮食储备体系。再看乌克兰,明明有全球1/4的黑土地,却因为太依赖西方的种子和化肥,2025年粮食出口排名还被俄罗斯超了,这不是自己坑自己吗? 外交上,乌克兰的困境更能说明问题。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喊着要建“乌克兰安全保障机制”,可美国明确说“不会为乌克兰驻军”,欧洲还要求乌克兰先“搞民主改革”。这就跟让溺水的人先学会游泳再救人一样荒唐。这种“空头支票”式的外交,跟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的场景没法比。当年毛主席用“三个世界”理论团结了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硬生生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封锁;可乌克兰在美俄之间来回晃,最后落得个两边不讨好:俄罗斯断了它的天然气,美国不提供安全保障,欧盟还拖着援助不给。 其实乌克兰的今天,就是中国昨天的镜子。泽连斯基在基辅抱怨“西方盟友靠不住”的时候,该想想1960年的中国:苏联撤走1390名专家,把图纸设备全带走,可中国当年就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国产地对地导弹。乌克兰农民在边境抗议“欧盟背叛”的时候,该听听1962年大寨的事:陈永贵带着村民在荒山上开良田,最后亩产超了千斤。 历史总是差不多的事,可结局差得远了。中国用60年从“一穷二白”干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乌克兰用30年从“工业强国”跌成“欧洲病夫”,就是因为“依附西方,丢了主权”。泽连斯基的例子摆在这:没有主权的国家,再厚的援助都是毒药;没有骨气的政府,再好听的承诺都是谎言。 有时候真想问一句,泽连斯基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要是乌克兰当年能像中国这样守住主权,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说到底,国家跟人一样,得有自己的骨头,不然就算有再多资源,也只能被别人榨干。
看看现在的乌克兰和泽连斯基,就能看出当年毛主席的决策,到底有多明智。当初解放军攻
桉闻通史
2025-10-20 16:08: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