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陷入困境!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放出消息,荷兰将与中国就针对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实施的限制措施展开谈判。 与其说是主动寻求对话,不如说是这场自作自受的闹剧里,荷兰政府终于扛不住压力找的台阶。 毕竟从9月底高调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处资产,到10月中旬急着松口谈条件,这短短十几天里,荷兰从上到下算是把“抱美国大腿反被坑”的剧本演得明明白白。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可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公司,它是中国闻泰科技砸了376亿真金白银收购的优质资产,所有交易流程都合规合法,收购后不仅让安世实现了零负债运行,近五年还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1.12亿欧元涨到2024年的2.84亿欧元,专利数量更是逐年飙升。 可荷兰政府偏要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拿所谓的“国家安全”当借口,粗暴干涉企业运营。 泄露的文件早就戳穿了他们的谎言,早在6月美国就明确要求荷兰火速更换安世的中国CEO,还特意强调“股权的事可以慢,换人必须快”,荷兰法院心领神会,把正常需要三个月的企业纠纷审理流程压缩到7天,硬生生罢免了中国老板张学政,塞了个外国人接管,活脱脱把商业公司当成了地缘政治的筹码。 荷兰政府显然没搞清楚一个关键问题: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挂在海外的总部招牌,而是实实在在的产能和供应链。 安世作为全球第三大芯片厂商,小信号芯片常年霸占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一辆汽车里就得装它五十多个芯片,宝马、大众这些车企巨头都得靠它供货。 但这家公司70%的产能都集中在中国东莞的工厂,全球每四辆车的相关芯片就有一辆来自这里,荷兰抢到手的不过是个没有生产能力的空壳总部。 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操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翻车的结局,中国的反制措施来得又快又准,10月4日商务部出台出口管制,东莞工厂立刻表态只听中国总部的指令,对荷兰方面的命令一概拒绝。 原本每天能产出3.8亿颗芯片的生产线骤然停摆,荷兰的芯片仓库很快就见了底,商界一算账,每天的损失高达230万欧元,真金白银跟流水似的往外淌。 最先炸锅的是汽车行业,大众采购总监急得跳脚,直言芯片库存顶多撑三周;宝马CEO更直接,写信给荷兰首相放话,每月10亿欧元的损失实在扛不住,打算把电动车生产线从德国搬到中国沈阳。 16家欧美车企干脆联名逼宫,威胁要抵制荷兰的花卉和农产品——要知道这可是荷兰的支柱产业,一旦抵制落地,对荷兰经济的打击不亚于雪上加霜。 欧洲汽车协会的警告更是刺耳,要是芯片断供持续三个月,37家汽车工厂得停产,10万人要失业,总损失会超过200亿欧元,这样的后果荷兰根本承受不起。 屋漏偏逢连夜雨,荷兰的“王牌企业”ASML也跟着遭了殃,中国刚加强对几种关键稀土的出口管控,ASML就彻底慌了神,因为光刻机的核心部件根本离不开中国稀土。 不管是制造高强度紫外光的光源系统,还是保证成像精度的光学镜头,亦或是实现纳米级定位的精密运动平台,都得依赖钕、镝、铽等重稀土元素,而中国供应着全球约90%的重稀土产量。 ASML的稀土库存顶多撑8周,一旦耗尽,每月就得少造20台光刻机,一年要少赚32亿欧元。 更让荷兰揪心的是,中国市场占了ASML近三成的收入,巅峰时期甚至达到49%,要是失去这个庞大的市场,这家荷兰引以为傲的巨头企业恐怕得元气大伤。 安世中国随后发布的全员信,更是把荷兰的尴尬摆到了台面上。 信里明确说明员工工资由中国公司发放,还授权大家拒绝任何外部指令,这相当于公开宣告:荷兰抢去的只是个空架子,真正的控制权还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 而此时的美国早已成了甩手掌柜,自己砸600亿美元建晶圆厂抢市场,把荷兰晾在火上烤,完全不管盟友的死活。 荷兰前驻华大使看得十分透彻,ASML的困境还没缓解,安世又捅了大篓子,这根本就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这场闹剧背后,藏着一个简单却被荷兰忽视的道理:全球产业链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格局,任何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单边制裁,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荷兰为了迎合美国的霸权诉求,随意践踏市场经济原则和契约精神,不仅损害了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让本国的企业和民生付出了沉重代价。 从高调冻结资产到急着寻求谈判,荷兰用短短几天时间,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才想明白,在全球化时代,搞阵营对立、玩双重标准根本行不通。 现在卡雷曼斯放出谈判的消息,早就没了当初的嚣张气焰,毕竟再耗下去,受损的只会是荷兰自己的经济和国际信誉。 这也给其他打算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的国家提了个醒,逆全球化的潮流而动,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荷兰抢了个寂寞?安世中国宣布“单飞”!安世中国刚刚发布声明,不再听荷兰总
【149评论】【10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