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何急于要求沿战线停火?】 10月21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欧洲领导人的联合声明,呼吁乌克兰境内沿战线停止军事行动。 声明由英国政府公布,联合签署方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声明称,“我们坚决支持特朗普总统的立场,即应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当前接触线应成为谈判的起点。” 事实上,乌军现在的处境就像被扔进狼群的绵羊,连裤衩都快被撕没了,再不喊停估计就要全军覆没了。 咱先从战场形势说起,2025年10月这波反攻,乌军本来想复刻2022年哈尔科夫的奇迹,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 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搞了个“火浪”战术,坦克双车编组,一辆躲在暗处火力压制,另一辆冲到前线边跑边打,打完就撤,跟打游击似的。 乌军的防御工事被轰得稀巴烂,第123旅几百号人直接撂挑子不干了,扛着枪就往家跑,气得泽连斯基直跳脚,说要把逃兵全送军事法庭。 更惨的是,俄军在顿巴斯一周内就拿下了196平方公里土地,推进速度比外卖小哥还快,乌军防线跟纸糊的一样,一捅就破。 为啥乌军这么不经打?武器弹药跟不上是关键。 北约那帮老爷们天天嘴上喊着“挺乌到底”,结果真到掏家底的时候全拉稀了。 美国号称要把155毫米炮弹产量提到每月8万枚,可2025年10月才勉强生产2.8万枚,连乌军每天消耗的零头都不够。 德国更绝,花10亿欧元建了个弹药厂,2025年就生产2.5万枚炮弹,还不够俄军塞牙缝的。 更搞笑的是,欧洲各国把库存里的旧货全翻出来了,英国的“挑战者2”坦克用的还是二战时期的线膛炮,一炮打出去能把自己震得七荤八素,根本穿不透俄军的T-72坦克。 乌军士兵吐槽说:“我们拿的不是武器,是北约的二手垃圾。”除了武器,乌军的后勤补给也彻底瘫痪了。 俄军专门盯着乌军的变电站和补给线炸,10月9日一天就把苏梅地区的供电系统给干趴下了,前线士兵连热饭都吃不上,只能啃冰冷的压缩饼干。 更要命的是,北约的武器援助经常“迷路”,F-16战斗机说是10月交付,结果到月底连个影子都没见着,乌军飞行员只能对着模型机干瞪眼。 泽连斯基急得直拍桌子:“再这么下去,我们只能用弹弓去打俄军的导弹了!”政治上的压力也是西方急着停火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上台后,把乌克兰当成了自己的政治筹码,10月19日公开表示要按当前战线“割裂”顿巴斯,78%的土地都归俄罗斯。 欧洲那帮领导人吓得够呛,要是真按特朗普说的办,他们之前花的几百亿欧元援助就全打水漂了。 更关键的是,欧洲的老百姓早就受不了了,德国电价涨到每千瓦时40.92欧分,老百姓连暖气都开不起,天天上街游行抗议。 默茨和马克龙心里清楚,再这么打下去,自己的乌纱帽都保不住了,只能赶紧跟着特朗普喊停火。 还有个不能说的秘密,西方其实早就想甩锅了。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北约的弹药库存见底,工业产能被拖垮,美国军工复合体倒是赚得盆满钵满,洛克希德·马丁股价涨了300%,可欧洲的纳税人却在勒紧裤腰带。 更搞笑的是,北约为了生产弹药,不得不从韩国、摩洛哥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进口原材料,结果韩国造的炮弹跟北约的武器不兼容,炸膛事故频发。 欧洲领导人心里苦啊:“这哪是援助乌克兰,分明是给美国军工当冤大头!”最后再说说乌军的士气,那真是跌到了谷底。 2024年1到10月,乌军逃兵人数比前两年加起来还多,6万多人当了“逃兵”,第123旅5000人里有1800人开小差。 新兵训练更是笑话,很多人连枪都没摸熟就被赶上了前线,上了战场就只会喊“妈妈”。 更讽刺的是,乌军士兵在前线卖命,泽连斯基却在后方忙着捞钱,他老婆开的公司承接了乌军的后勤订单,一盒罐头能卖到100美元,前线士兵饿得前胸贴后背,他老婆却在别墅里开香槟庆祝。 士兵们愤怒地说:“我们在前线流血,他们在后方数钱,这仗还有啥可打的!”综合来看,西方急着停火根本不是为了乌克兰的利益,而是为了止损。 乌军在前线被打得满地找牙,北约的武器和补给跟不上,政治压力又大,再打下去只会把欧洲拖进更深的泥潭。 说白了,乌克兰就是西方的一枚棋子,现在棋子快被吃没了,他们当然要赶紧喊停,免得自己也跟着陪葬。 这就是现实,残酷又无奈。
我们出了一个高招,美国估计要跳脚了!10月21日,根据外媒报道,外媒称,埃塞俄比
【61评论】【8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