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真的怀疑,有些人的身体里是不是住着神仙。 1950年,海南岛。四野的精锐部队踏上滩头,准备接应一支传说中的“地下小队”。 结果,从黑漆漆的椰林里,走出来两万多人。 衣衫褴褛,好多人光着脚,身上穿的,竟然是二十多年前的红军军装,补丁摞补丁,都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 那一刻,四野的官兵估计都懵了。 这哪是来解放人家的,这分明是来见证一段神话的。 二十三年啊,朋友们。不是二十三天。 在一座被彻底遗忘的孤岛上,没外援,没补给,没命令。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靠吃野菜、啃树皮。 靠把荔枝木掏空了,做成大炮。 靠新兵入伍,发的不是新枪,而是一件不知道传了几代人、缝了几十个补丁的“百家衣”。 他们不光是活着,他们还在战斗,还在准备着反攻。 登陆前,四野最缺的是什么?是情报。 就是这群“野人”一样的队伍,划着小船,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把一张张手绘的地图送过海峡。 图上,敌人的哪个火力点朝哪个方向,哪片海滩什么时候涨潮,哪个礁石下面能藏人,标得清清楚楚。 最让我破防的,是会师的那个晚上。 琼崖纵队的战士,把自己锅里仅有的一点白米饭,全部盛给了四野的兄弟,自己围着一个补了十几个窟窿的铁锅,喝红薯粥。 有四野的兵心疼,脱下脚上的胶鞋递过去,人家笑着摆摆手: “草鞋好,防滑,我们走山路习惯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接应”,这是一场迟到了二十三年的会师。 他们不是在等待解放,他们本身,就是解放这座岛屿的力量。 以后再有人跟你抱怨“条件不行”“太难了”,你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 告诉他,曾经有一群光着脚的中国人,在一座孤岛上,把一面红旗,硬生生扛了二十三年。


用户10xxx61
琼崖纵队 发展壮大 说 冯白驹 是 首功不为过
苏米 回复 10-26 09:40
一个人成就二万人的传奇❗
巴伦支海手术刀
海南能解放,最关键就是有琼崖纵队接应,事先偷渡了近万人上岛
用户10xxx18 回复 10-26 12:33
没那么多,偷渡了不超过4000人,不过作用很大。
看世界
他们心中住的是崇高的信念
用户10xxx18
琼崖纵队和抗联的艰苦奋斗精神与长征精神都是中国革命史和人民抗争史上最可歌可泣的!!!
火山 回复 10-27 09:49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fish
又是一个军史盲胡编乱造。是琼崖纵队接应了40,43军的先遣部队,然后里应外合解放海南。
法猫 回复 10-27 13:09
没冲突。
天蓝水绿 回复 10-26 16:34
把文章多读一遍,你发现不一样了。
杜宏斌
多么的坚韧、顽强,令人敬佩!英雄之师!
用户10xxx27
琼崖纵队,东北抗联,红军长征,被称为中国革命史中的三个最艰难斗争的典范。
用户12xxx94 回复 10-26 23:17
琼崖纵队、东北抗联、三年南方游击战争。
用户14xxx14
冯白驹可惜了,独自坚持游击战,到最后无根无萍,一个原则错误,一面旗帜就倒下了
冬草夏虫不语冰 回复 10-26 11:51
北边抗联的旗帜周保中呢?北周南冯喽!这两个代表人物都应授上将军衔的,是对历史的肯定。
嘎斯51A 回复 10-24 01:20
这也是一封没寄出的信。
我是谁
去看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那张原图吧,就知道从尸山血海闯出来的先辈是怎样崇高的信仰和精神支撑着
用户10xxx28
海南岛解放距韩战爆发只有两个月,没有昔日海南,哪有今日南海
赵正平
解放海南岛,韩先楚功不可沫
Celsius99 回复 10-25 01:14
没
天哥
如果有个人跟我说,兄弟,坚持一下,我一定会回来接你的。23个小时绝对没问题,23个星期有点难熬,但我也能坚持,23个月我开始有点动摇了,让我等上23年?我想都不敢想。没有坚定的信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致敬英雄!
浪淘沙
被组织起来的人民。有了信仰的人民。将是战无不胜的。
云淡风轻
革命前辈的精神不是我们能比的
阁老
没有冯白驹就没有海南岛,没有韩先楚也没有海南岛。
四眼世界V
沉静的历史震撼人心
斐迪
如果蔡孝乾也能在台湾拉上一只两万人的部队,何至于要去城市中心开杂货铺,更不会先后两次被捕[滑稽笑]
汪皮
没有所谓的“红军军装”,电影看多了,多看看纪录片和老照片
阿建
信仰的力量
用户10xxx13
冯老…
鸿雁
只是形容有2万人接应,不是一次性出来。
用户10xxx09
天涯浴血。
老Q
琼纵不可能有2万人,2千都不得了
用户10xxx89
英雄两万,威武
鑫想事成
想起了我们的团歌。…我们是琼崖纵队的传人…。一晃已经过去24年了。部队也已经裁撤。好想再回去看看
用户10xxx44
信仰!信仰!!还是信仰!!!
用户10xxx97
这就是精神力量,是内心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