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长征开始时中央红军8.6万人的战斗序列,再对比湘江战役后只剩3万的数字,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惊心动魄的牺牲,这哪是简单的兵力折损,更是中国革命最惨烈的“血与火”考验。 出发时,军委纵队4693人、中央纵队9853人带着革命的火种,红一军团近2万人、红三军团1.7万多人作为主力冲锋在前,红五、八、九军团也各有万余人的建制,浩浩荡荡的队伍里,藏着突破封锁、寻找新出路的希望。可谁也没想到,湘江一役竟成了“绞肉机”——5万多战士永远留在了湘水两岸,有些连队打到只剩十几人,红八军团甚至几乎全军覆没。 很多人不知道,这场战役打得有多苦:战士们在敌机轰炸下抢渡湘江,浮桥上的尸体叠着尸体,江水都被染成红色;为了掩护中央纵队过江,红五军团34师全员阻击,师长陈树湘被俘后亲手扯断自己的肠子,宁死不降。这5万多人的牺牲,不是败给了敌人的兵力,而是用生命为中国革命换来了“向遵义前进”的转机。 现在再看这些数字,早已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一代代人不能忘的初心——今天的安稳日子,是当年战士们用血肉之躯铺出来的。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方式,让更多人记住湘江战役里这些无名英雄?
革命战争年代,十大参谋将军都是谁?他们又是什么军衔“1955年9月,北京中南海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