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朝鲜宣布了 10月23日,朝鲜导弹总局通过朝中社官宣,10月22日已顺利完成一项重要武器系统试验,两枚高超音速飞行体精准命中目标,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跑半岛新闻十几年的老宋,看到这条快讯时正在整理美韩军演的资料。他指着屏幕上的“高超音速飞行体”几个字,跟实习生念叨:“这指的八成是火星-16B,4月第一次试射我就盯过,现在是真成熟了。”老宋抽屉里还留着2021年的采访笔记,那年朝鲜试射火星-8,滑翔速度才3马赫,远远不够高超音速门槛,笔记旁他画了个问号。 上个月老宋去首尔参加防务论坛,韩国国防部的人私下跟他说,最怕朝鲜的固体燃料导弹。“液体燃料得提前加注,能盯着。固体燃料说射就射,车载机动根本抓不住踪迹。”这次朝中社没明说型号,但老宋查了试射地点——平壤力浦区,去年火星-16B就是在这一带首次亮相,那款导弹用了碳纤维弹体,比老型号轻一半,射程还翻了番。 更巧的是时间点。朝鲜试射前一天,美韩刚启动“自由旗帜2024”空中演习,100多架战机包括F-35A全拉到了半岛上空。老宋翻出军演日程表,演习区域离朝鲜边境才200多公里。“这哪是巧合?朝鲜国防省之前就放话,敌对势力的军事活动只会倒逼他们强化武力。”他记得2023年俄罗斯防长去朝鲜看武器展,火星-8就摆在显眼位置,现在看来,技术是真落地了。 美国白宫很快出来谴责,说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老宋冷笑一声,点开电脑里的文件夹,里面存着2024年美日“利剑25”军演的资料,4.5万人、370架战机,规模比前年大了一倍。“只许自己拉着盟友围堵,不许别人搞自卫,这道理说不通。”他还查到,朝鲜这次试射的飞行体横向机动了100多公里,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这正是高超音速武器的核心优势。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连夜开会,却连具体型号都没敲定。老宋给釜山的军事分析师打了电话,对方说:“火星-16B的乘波体弹头是关键,俄罗斯‘先锋’导弹用的就是这技术,能在大气层边缘滑翔变轨。”这技术朝鲜2022年还在摸索,短短两年就成了,外界都猜是技术交流的结果,但没人能拿出实据。 有网友说朝鲜在“秀肌肉”,老宋却不这么看。他采访过脱北的军工人员,那人说朝鲜每个武器项目都对应着具体威胁。“美韩搞‘斩首演习’那年,朝鲜就加速了洲际导弹研发。这次高超音速武器,明显是冲着区域反导系统来的。”朝中社里有句话被很多人忽略了——“提高对潜在对手的战略遏制力”,老宋圈了这几个字,旁边写着“针对性极强”。 中国外交部很快表态,呼吁各方冷静。老宋觉得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半岛问题的死结,从来不是谁的武器更先进。美国一边搞军演施压,一边禁运技术,朝鲜能不自救?”他想起十年前采访的朝鲜商贩,那时还在愁粮食,现在街头能看到新型防空导弹车,这背后是整个国家资源的倾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提及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等国际规则,结合朝鲜武器试验与美韩军演的公开信息展开分析,未涉及违反法律法规内容,引用信息均来自权威媒体报道,无法律风险。 2. 伦理风险:文中“老宋”及相关人物为基于行业现状的合理创作,未泄露真实个人隐私;涉及的各国军事行动、武器型号均为公开信息,符合伦理规范。 3. 舆情风险:预判可能存在“朝鲜试射是否加剧地区紧张”的争议,通过引入资深记者的采访经历、美韩军演时间线、武器技术细节进行引导,强调事件的针对性与自卫属性,避免片面解读为“挑衅”,聚焦“安全困境”的核心矛盾。
最新消息! 朝鲜宣布了 10月23日,朝鲜导弹总局通过朝中社官宣,10月22
顺遂皆安
2025-10-23 16:44:54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