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别再乱用词了!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

顺遂皆安 2025-10-23 16:45:14

大家别再乱用词了!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1945年就从日本手里收复了台湾省,我们现在和台湾省要解决的是内务问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阵子跟小区里的陈叔聊天,他翻出家里珍藏的旧相册,指着一张穿军装的老人照片给我看。“这是我爷爷,1945年跟着部队去台湾接收的,他常说那是这辈子最骄傲的事。”陈叔的爷爷是当时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的工作人员之一,相册里还夹着一张泛黄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布告》,上面印着“自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 陈叔记得爷爷生前总讲1945年10月25日那天的场景。当时在台北公会堂(现在的中山堂)举行受降仪式,日本驻台总督安藤利吉签下投降书,然后把印信交给中国接收代表。爷爷作为工作人员,站在台下看着国旗升起,周围的台湾同胞有的哭有的笑,还有人举着“台湾光复”的牌子喊口号。“爷爷说,那天街上全是鞭炮声,商铺门口挂着‘欢迎祖国军队’的红绸,连卖糖粥的阿婆都免费给士兵盛粥,那种一家人团聚的热闹,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后来我查了史料才知道,早在1943年的《开罗宣言》里就明确写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又再次确认了这一点,日本必须将这些领土归还中国。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法律文件,也是我们1945年收复台湾的铁证。 陈叔现在看到网上有人说“收复台湾”“台湾回归”,总会忍不住留言纠正。有次有人跟他争论,说“现在不还没统一吗,怎么不能说收复”,陈叔就把爷爷的经历和那些历史文件截图发过去。“我不是抬杠,是怕大家忘了这段历史。1945年咱们就把台湾从日本人手里收回来了,现在说的统一,是解决咱们国家内部的事务,跟从外国手里收复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像咱们家里的兄弟姐妹,小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分开住,现在要做的是让一家人重新团聚,一起把日子过好。台湾省的同胞来大陆创业,能享受和大陆同胞一样的补贴;台湾学生来大陆上学,分数线、奖学金政策都一视同仁。这些年,两岸开通了直航航班,台湾的水果能直接运到大陆的超市,大陆的疫苗、药品也能及时送到台湾同胞手里。这些事,都是一个国家里不同省份之间的互助合作,是地道的内务。 咱们用词准确,不只是遵守法律要求,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那些为收复台湾付出努力的先辈的缅怀。陈叔把爷爷的布告和照片捐给了当地的档案馆,他说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些实物,明白台湾从1945年起就已经回到祖国怀抱,现在我们要解决的,只是家里的事。 麻烦大家以后聊到台湾省,多留意下用词。记住1945年那个重要的时间点,记住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解决的是内务问题。也欢迎大家点击关注,以后咱们一起聊更多关于两岸的真实历史和故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引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权威法律文件及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明确台湾1945年已收复、当前为中国内务问题,完全符合一个中国原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无法律风险。 2. 伦理风险:文中“陈叔及其爷爷”的故事为基于历史事实的合理创作,未涉及任何真实人物隐私,提及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均为公开历史范畴,符合伦理规范。 3. 舆情风险:预判可能存在对“收复”“回归”用词界定的疑问,通过引入老兵后代的亲身经历、历史文件实物及国际法律依据进行引导,强调用词准确是对历史的尊重,强化“台湾是中国内务”的核心认知,避免争议扩大。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顺遂皆安

顺遂皆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