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明天先生的遗体告别式能有多高规格 纠结先生的告别仪式规格,其实是把伟大往标尺里塞——钱老的规格是时代刻下的丰碑,先生的分量,早该用“人类群星”的维度来量。 诺奖只是他成就的一块注脚,真正厉害的是他把论文写在人类认知的边界上,让中国名字在世界物理界站稳了脚跟。 更难得的是,他心里始终揣着家国,一辈子活成了知识分子最该有的样子:既有仰望星空的格局,更有扎根土地的赤诚。 比起讨论仪式有多隆重,不如想想我们该接住什么——是他那份“把学问做透、把家国装心里”的劲儿。 你觉得,先生身上最该被年轻人记住的,是他的科研精神还是家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