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一个 9 岁小女孩来到民政局,工作人员问:“小朋友有事吗?” 小女孩说:“我来办孤儿证。” 工作人员听到这话,心里 “咯噔” 一下,看着眼前这个扎着马尾辫、衣角还沾着泥点的孩子,连忙搬来椅子让她坐下,轻声追问:“告诉阿姨,爸爸妈妈呢?” 小女孩双手放在膝盖上,手指绞着洗得发白的衣角,声音小小的却吐字清晰:“爸爸妈妈在北边山上的修路工地干活,上个月下大雨,后半夜山体滑坡,工棚被埋了。搜救队挖了两天,找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没气了。” 工作人员的鼻子一酸,抽出纸巾递过去,小女孩没接,只是眨了眨眼睛,把眼泪憋了回去:“村里的人帮忙埋了他们,现在我跟奶奶住。” “那奶奶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工作人员又问。小女孩低下头,声音更低了:“奶奶上个星期去山上捡柴,摔了腿,躺在床上起不来。家里的米缸空了,奶奶的止痛药也吃完了,邻居张阿姨说,办了孤儿证能领补贴,能给奶奶买药,还能买米,我就自己走路来了。” 工作人员看着孩子磨破的蓝色布鞋,鞋尖露着一点脚趾,想起民政局离山村有十几里路,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这孩子不知道走了多久。 她赶紧给孩子倒了杯热水,又从抽屉里拿出面包递过去,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接过来小口吃着。工作人员趁机给社区主任李姐打了电话,把情况说了一遍。李姐在电话里叹了口气,说马上带着志愿者过去,让工作人员先陪着孩子。 半小时后,李姐带着两个志愿者赶了过来,还带来了一身新衣服和一双运动鞋。小女孩穿上新鞋,站在地上,有点不好意思地蹭了蹭裤腿。几个人跟着小女孩回村,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土房的门虚掩着,推开进去,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奶奶躺在床上,腿上裹着破旧的布条,看到有人来,挣扎着想坐起来,却疼得哼出了声。 李姐赶紧上前按住她,拿出手机联系镇卫生院。半小时后,卫生院的救护车开了过来,医生给奶奶做了检查,说是骨折,需要固定休养,还带来了消炎止痛药和钙片。志愿者们帮着把屋里打扫干净,又去镇上买了米、面和蔬菜,给祖孙俩做了一顿热乎饭。 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员和李姐一起去了山上的修路工地。工地老板是个光头男人,听说他们是来要赔偿的,立刻翻了脸:“谁证明她爸妈是我这儿的工人?我这儿根本没这两个人。” 工作人员拿出志愿者在孩子家里找到的工牌,上面印着工地名称和孩子父亲的名字,还有老板的签字。光头老板瞥了一眼,还是不认:“这玩意儿随便就能做,不算数。” 李姐直接拿出手机,拨通了劳动监察大队的电话。不到一个小时,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就赶了过来,调取了工地的考勤表和工资发放记录,上面清清楚楚记着孩子父母的名字和出勤天数。光头老板脸色铁青,还想狡辩,监察大队的人严肃地说:“再不赔偿,我们就依法处罚,还要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光头老板没办法,只好同意赔偿。 经过协商,老板最终赔偿了二十五万。钱拿到手的那天,奶奶让小女孩给工作人员和李姐磕了个头,被两人赶紧扶了起来。李姐又帮着联系了村里的养老院,奶奶不想去,说想陪着孙女。社区就安排志愿者每天上门照顾奶奶,还帮小女孩联系了镇上的中心小学。 学校校长听说了小女孩的情况,不仅免除了她的学费和杂费,还让老师给她补了之前落下的功课。同学们也很照顾她,有人给她送文具,有人邀请她一起玩游戏。小女孩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每天放学都会先回家看看奶奶,给奶奶捶捶腿,再做作业。 一个月后,奶奶的腿好了很多,能拄着拐杖走路了。她特意带着小女孩去了民政局和社区,给大家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 “为民办事,雪中送炭”。小女孩还把自己画的画分给每个人,画上的太阳红彤彤的,照在土房上,祖孙俩和工作人员、志愿者们站在一起,脸上都挂着大大的笑容。 现在,小女孩再也不用为吃饭和买药发愁了,她的马尾辫总是梳得干干净净,衣服也整整齐齐。她常说,等她长大了,也要像帮助她的人一样,去帮助别人。工作人员每次想起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再看看现在活泼开朗的她,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她知道,只要大家伸手帮一把,再难的日子也能挺过去。村里的人也常说,这孩子命苦,但遇上了好人,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小女孩的学校还组织了爱心帮扶活动,不少家长自发给她送衣服和书籍,她的书包里总是装着满满的温暖。奶奶的腿完全康复后,还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找了份活儿,虽然工资不高,但足够维持家用。周末的时候,祖孙俩常会去社区参加活动,和志愿者们一起包饺子、做手工,小小的土房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冷清,处处都是欢声笑语
9岁女孩独自走进民政局办孤儿证,背后的真相让人泪目
外向圆月
2025-10-24 07:31:58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