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2025 年 11 月 1 日美国要对进口公交巴士加征 10% 关税的消息,说是保护本土产业,实则更像场自欺欺人的闹剧,真正被架在火上烤的是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的工厂。 这厂子可不是临时搭的幌子,早在 2013 年就落地生根,2020 年正式进入全面投产阶段,车间里九成工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加州人,薪资比当地同行业高出 37%,去年还拿了当地工会颁发的优秀雇主奖,算得上是工会眼里的 “模范生”。 更关键的是,这里造的车全是 “美国制造”,零件供应商多半是周边几十公里内的美国企业,从车架到内饰几乎看不到 “进口” 的痕迹,但就因为核心技术源自中国,硬生生被塞进了 “进口货” 的篮子。 这波操作的荒谬性,一对比数据就露了馅。美国每年要采购四千多辆公交巴士,本土唯一拿得出手的电动大巴品牌 Proterra,去年全年才卖了 82 台,最后还是撑不住倒闭了。 而比亚迪呢?早在 2020 年就拿下洛杉矶 134 台电动大巴的订单,那可是美国史上最大的纯电动公交订单,市长当时还特意夸比亚迪造的是 “全美国车队”。 到 2024 年上半年,比亚迪在美国电动大巴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 50%,相当于美国市场里每两台电动公交就有一台印着比亚迪的标志,这成绩可不是靠 “进口” 身份蹭来的,全是兰卡斯特工厂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更讽刺的是关税政策的双重标准:电动车要加 10% 的税,烧柴油的巴士却能豁免。要知道全球城市客车里还有 50% 在用柴油,美国本土公交采购里柴油车的占比也不低,这种区别对待哪里是保护产业,分明是给新能源转型拖后腿。 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可不是样子货,每台每年能减少 16.3 吨二氧化碳排放,还能节约 23 万元使用成本,洛杉矶为了 2028 年奥运会实现公交零排放,早就把宝押在了比亚迪身上。 现在加税,相当于逼着公交公司要么多花冤枉钱买电动车,要么回头去烧污染更大的柴油车,所谓的 “环保目标” 瞬间成了笑话。 再看所谓的 “保护本土产业”,更是个伪命题。Proterra 倒闭前已经拿了不少政府补贴,可还是造不出能打的产品,全年 82 台的销量连比亚迪单一订单的零头都不到。 美国海关那边还搞了套自相矛盾的规则,按照 2025 年的关税政策,只要技术来源地不是美国,就算 100% 本土生产也得算进口。 比亚迪兰卡斯特工厂从 2013 年建厂到现在,已经扩建成北美最大的电动大巴工厂,规划了三期工程,创造的就业岗位比 Proterra 整个生命周期都多,结果反倒成了关税打击的对象。 这事儿往深了说,就是典型的 “技术焦虑症” 发作。比亚迪的电动大巴早就通过了美国最严苛的认证,足迹遍布美国 13 个州,连斯坦福、Facebook 这些巨头都成了客户,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实力。 全球范围内,比亚迪电动大巴已经卖到 70 多个国家 400 多个城市,累计销量超 8 万辆,在英国伦敦市占率超 80%,日本市场更是达到 70% 以上,这些市场可不会因为 “技术来源” 就闭眼加税。 美国想靠关税挡住技术进步的潮流,最后只会让自己的公交系统错失升级机会,毕竟四千多辆公交的采购需求就摆在那儿,总不能指望已经倒闭的 Proterra 死而复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