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政府公布了 10月25日,美国白宫对外透露了一个让人意外的消息:

大大大飞 2025-10-25 10:43:27

就在刚刚 美国政府公布了 10月25日,美国白宫对外透露了一个让人意外的消息:由于联邦政府停摆已经进入第四周,下个月的关键通胀数据很可能要“开天窗”了,这将是七十多年来头一回发生这种事。也就是说,政府没钱运转,连出门采价的工作人员都派不出去,这份直接影响美联储利率决策的报告自然就难产了。 这事儿听起来挺技术性的,但背后的问题可大了。美联储现在就像蒙着眼睛开飞机,下周就要决定利率,却连最基本的通胀数据都拿不到。他们只能凑合用信用卡交易、汽车销售这些零散信息来猜经济状况,但这跟官方精准数据根本没法比。一位经济学家说得实在,私营部门的数据永远替代不了政府数据的“黄金标准”。 政府停摆闹到第24天,影响早就超出了统计数据的范畴。超过50万联邦雇员这周没拿到全额薪水,有人在华盛顿的食品银行前排起长队领救济。一位员工说得心酸:“过去我是发放补助的人,如今却要排队领援助。”而参议院的议员们呢?他们正休着假,停摆估计还得持续。 普通美国人的日子更不好过程。想买房的人突然贷不到款,因为美国农业部的贷款项目停了。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可能得推迟计划,联邦法院案件堆积如山。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更惨,数万名儿童的学前教育项目眼看就要断粮。连坐飞机都成了问题,空管人员被迫无薪工作,压力大得纷纷请病假,航班延误越来越严重。一位空中交通管制员吐槽:“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薪水,仅仅是因为政治游戏。” 两党还在没完没了地互相甩锅。共和党说这是民主党的“政治把戏”,民主党反击说共和党的法案“就是个幌子”。表面上吵的是医保福利支出,骨子里不过是中期选举前的政治博弈。他们好像完全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只关心能不能在政治上得分。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玩这种危险游戏。早在1979年,两党在债务上限上扯皮就导致技术性违约,虽然只涉及1.2亿美元,但后果很严重——国债利率永久性上涨0.5个百分点,纳税人最终多付了几十亿美元利息。历史教训摆在那儿,政客们却视而不见。 政府停摆的代价最终都会转嫁到普通人身上。通胀数据缺失可能只是暂时的,但失去的信任和机会却再也回不来了。美联储决策失误的风险在增加,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在放大,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在流失。这场政治闹剧再演下去,受伤最深的永远是那些既要去食品银行排队、又要为更高通胀买单的普通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4
大大大飞

大大大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