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大盘指数不断的创十年新高,4000点感觉就是窗户纸一捅就破。照理说,这氛围

袁绍八点 2025-10-25 22:53:52

眼瞅着大盘指数不断的创十年新高,4000点感觉就是窗户纸一捅就破。照理说,这氛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才对啊!但邪门的是,跟身边朋友唠嗑,发现大多数人居然都没怎么赚到钱,甚至不少人还在回本路上挣扎呢。大家普遍的感觉就是:这钱啊,太难赚了!嘴上都在吐槽这个“奇怪”的市场,但心里又不得不承认,牛市确实是来了——有那个“牛来了”的信仰,可就是找不到过去牛市里那种血脉贲张、闭眼买都赚的激情。这确实算得上是A股牛市历史比较另类的牛市体验了。 过去的牛市,可能指数上天了,大伙儿账户也能跟着乐开花,雨露均沾。可这次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把回本、赚钱的希望都押在牛市身上的人,这下子可真有点傻眼:这不是我朝思暮想的“理想型牛市”啊!其实甭管熊市牛市,残酷的现实是,能在市场里持续稳定薅到羊毛的,始终是那一小撮人。 想要在市场上活得久,“顺势而为”这四个字是法宝。老抱着过去的老黄历不放,想着“过去白酒医药让我大赚特赚,这次我还死磕到底”,就容易栽跟头。咱看那个经典例子,像林园这样的大佬,曾经靠着“喝酒吃药”的策略躺赢,这次就栽坑里了。他太信奉“老登股”(消费、医药等传统核心资产)了,坚定持有,结果完美错过了这轮风风火火的科技大行情。就算勉强配置了点科技股,也是提心吊胆,甚至说什么“白酒给人快乐”这种带有强烈情感偏好的话来安慰自己。结果呢?这段时间,输得挺惨。有人会说,白酒医药长远看还会涨回来,这话不假,但万物有周期,在几十年的大上升趋势里,中间夹杂着十年八年的甚至更长的下跌周期是常有的事。明明看到周期向下、趋势改变了,为啥非得头铁地死扛?为啥非得跟趋势对着干呢? 投资这事儿,关键看你脑子里的“认知”跟不跟得上趟。经验确实宝贵,但它可能变成双刃剑,如果经验让你变得固执,不愿意适应新的市场生态,最终只能被无情的市场淘汰。市场它自己可不会搞平均主义,讲究的是风水轮流转。这会儿啊,是科技股、新经济(也就是“小登股”)大口吃肉的时候,那些曾经辉煌的“老登股”只能蹲在一边喝点汤了。 现在这市场,叫做“指数牛”。指数确实挺牛,但具体到个股上呢?你说它熊吧,倒也不是全都跌;但说它能给你强烈的牛市感觉吧,还真没有。太多人没啥“获得感”,感觉自己被排除在牛市盛宴之外,像个在玻璃门外看里面狂欢的路人。有人觉得这很不健康、不正常。嘿,但市场大爷永远摆出一副“老子永远是对的”的架势。 也有人盼望着结构性牛市能“进化”成全面普涨的快牛。这里就有个很现实的选择题了:如果你想要A股像以前那样,疯牛狂奔(快牛),那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家都嗨一把(演变为全面牛),然后一地鸡毛。但如果咱们理性点,想要个像美股那样能长跑几十年的“慢牛”、“长牛”,那么结构性牛市几乎就是必经之路了。只有在结构性轮动中,市场才能走得更稳、更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兄弟!又想市场涨得慢悠悠能走几十年,又想着所有股票一起天天涨个不停,想搞“全面牛”?这想法确实不太现实。 所以,面对这个“另类”的牛市,抱怨市场“不正常”没啥用。市场是老大,咱们得认清楚它的新脾气,别再刻舟求剑。提升认知,放下对过去的执念(哪怕是成功经验),跟上“小登股”的风口也好,耐心等待“老登股”熬过周期也好,都比在指数狂欢里做那个独自伤神的“局外人”要强。牛市是真的来了,只是换了个玩法,就看你能不能读懂新规则了。

0 阅读:16
袁绍八点

袁绍八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