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不长记性,外长刚吃瘪,央行行长又叫嚣:若要报复中国,那就干票大的! 纳格

文人学社 2025-10-26 08:02:34

德国人不长记性,外长刚吃瘪,央行行长又叫嚣:若要报复中国,那就干票大的! 纳格尔的言论并非孤立存在。此前德国外长的涉华互动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如今类似表态接连出现,背后是欧洲制造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汽车行业最能说明问题,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销量近乎翻倍,规模已接近梅赛德斯 - 奔驰在欧洲的水平。 曾经靠汽车、机械占据优势的德国企业,如今要面对中国产品在价格与技术上的双重竞争,这种变化让欧洲市场感到冲击。 但 “报复” 的狠话,难掩双方贸易的紧密程度。 2025 年前 8 个月,中国已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达 1634 亿欧元,略超对美贸易额。 德国对美出口正持续下滑,8 月单月同比降幅达 23.5%,中国市场在其外贸版图中的分量愈发突出。 这种依赖不是单向的,德国机械、化工产品仍在中国市场保持稳定份额,而中国的稀土供应更支撑着德国高端制造业的运转,稀土作为汽车电机、半导体的关键原材料,其出口管制直接牵动德国产业链神经。 纳格尔的表态里藏着明显的矛盾。 他在放出 “大胆决定” 的说法同时,也强调 “希望仍有回旋余地”“还有时间解决问题”。这种摇摆,源于欧洲内部的纠结 —— 既想通过强硬姿态争取谈判筹码,又不愿彻底切断合作。 欧盟曾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结果却事与愿违:欧洲消费者不得不支付更高购车成本,本土车企因依赖中国电池供应商,竞争力反而受影响,连欧洲引以为傲的绿色转型进程也被拖累。 类似的贸易摩擦已有前车之鉴。 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导致全球市场动荡,德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 7.4%,不少产品只能转向其他市场消化。 资产管理机构早已指出,关税威胁下德国对美出口短期内难以反弹,这让中国市场的稳定性更显珍贵。 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一直为欧盟企业提供稀土出口审批便利,这种开放态度与合作诚意,与 “报复” 言论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内部并非都认同强硬路线。德国外贸协会主席延杜拉直言,美国关税政策已导致德国出口受挫,延续对抗思路只会雪上加霜。 更多企业清楚,中欧产业链深度绑定,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等行业离不开中国市场,而欧洲制造业也需要中国供应链的支撑。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让 “干票大的” 这类表态更像是情绪宣泄,而非可行策略。 纳格尔的言论更像一面镜子,照见全球经贸格局的变化。 中国企业的崛起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非所谓 “威胁”。 中欧之间的分歧,从来不是对抗能解决的。从贸易数据到产业链细节,都指向同一个答案: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中国始终保持开放姿态,这种理性与务实,正是全球经贸发展最需要的正能量。

0 阅读:22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