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斯霍夫辩称,此事针对的是一名失职的首席执行官,并非针对中国。这种解释难以让人信服。用网民的话说,这是清明节烧报纸——糊弄鬼呢。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荷兰强占中资企业事件,藏着太多经不起推敲的细节。 事情得从安世半导体说起,这家前飞利浦旗下的企业2018年被中国闻泰科技盯上时,早已资不抵债,是闻泰砸了340亿元真金白银,花了两年完成100%控股,才把它从泥潭里拉出来。 不仅扭亏为盈,还一口气还清了前置债务,成了零负债的优质企业。 转折出在2023年,美荷日签了半导体管制协议,安世因为和中国的关联开始被“特殊关照”。 今年9月美国刚出台“50%穿透规则”,把中资持股超50%的子公司纳入制裁,荷兰政府第二天就闪电出手:依据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冻结安世全球30个实体资产,三名外籍高管上午举报,下午法院没开庭就裁决暂停中方CEO张学政职务,当天就完成夺权、股权托管的全套操作。 直到中国反制引发欧洲车企断供危机,荷兰首相斯霍夫才在欧盟峰会上急着辩解:“这事针对的是失职CEO,不是针对中国”,还说其他领导人都“理解”了他的解释。 可这说辞刚出口,就被阿姆斯特丹法院的文件打脸,里面明明白白写着,美国6月就威胁荷兰,想让安世豁免就得换掉中国籍CEO。 斯霍夫的解释,简直是把大家当傻子哄,先说说所谓的“CEO失职”,安世被闻泰收购后毛利率从25%冲到40%,五年给荷兰缴了1.3亿欧元税,要是管理真有问题,荷兰早干嘛去了? 更何况荷兰政府从头到尾没拿出半份审计报告、财务异常记录之类的实质证据,全凭嘴说“治理缺陷”。 再看时间线的巧合程度,美国新规落地次日就动手,美国施压换CEO的要求刚提完,荷兰法院就“高效裁决”,这哪是针对个人?分明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精准打击中资。 更讽刺的是,那些反咬一口的外籍高管,本是早该离职的人,是中方出于善意留任,结果成了荷兰夺权的“工具人”。 荷兰这波操作连美欧都看不上,美国全程装哑巴,德国车企因为缺安世芯片快停工了,急着当“和事佬”。 要是真没问题,怎么连盟友都不敢站台?说白了,这就是把法律当遮羞布的掠夺:几百年前荷兰靠海盗船抢香料,现在换了行政命令抢芯片,手法变了,强盗本质没改。 市场经济最讲产权和规则,荷兰口口声声说“负责任”,却用冷战法律抢中资资产,这不仅失理,更是失德。 就像网民说的“清明节烧报纸,糊弄鬼呢”,这种把别人当瞎子的辩解,只会砸了自己的信誉。 荷兰以为抢了个金蛋,没想到是烫手山芋,中国一断供,安世丢了48%的中国市场,欧洲汽车业先扛不住了。 现在荷兰急着求和,可信任这东西碎了就粘不回去。 这事给所有国家提了醒:跟着霸权当打手,终究要付出代价。 荷兰的辩解骗不了任何人,反而暴露了西方某些国家“规则只给别人讲”的双标嘴脸。 你觉得荷兰这番操作能糊弄得了谁?欧洲车企的损失该谁来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