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于波花260万在北京买了2套破破烂烂连厕所都没有的四合院,当时朋友都

语蓉聊武器 2025-10-26 21:52:35

2006年,于波花260万在北京买了2套破破烂烂连厕所都没有的四合院,当时朋友都笑他是傻子,于波却说:是你不懂。然而十年后,朋友却悔不当初,后悔买下四合院的不是自己! 2006 年的冬天,什刹海附近的胡同里多了个生面孔。 那人穿件洗得发白的羽绒服,总揣着张皱巴巴的图纸,围着胡同深处那套漏雨的老院子转,有时候能站在墙根下看半个钟头,连我们这些蹲门口晒太阳的老街坊都觉得奇怪。 这院子连个正经厕所都没有,除了老槐树还算精神,剩下的全是破砖烂瓦,有啥好看的? 后来才知道,这人叫于波,是个演员。 更让我们意外的是,他不光看,还真把院子买了,连旁边雍和宫后头那套没暖气的也一并拿下,花了 260 万。 这数在当年可不是小数目,那会儿胡同口中介挂的商品房,四环内七千多一平,260 万能买套宽敞的三居室,谁会买俩 “破院儿”? 有次我买菜回来,看见他跟个朋友在院子门口吵。 那朋友指着院子里的积水坑,嗓门挺大:“你是不是疯了?这破地方冬天烧煤炉都不顶用,将来想卖都没人要!” 于波没咋吭声,就蹲在台阶上,手里攥着块从院子里捡的青砖,半天说了句:“我就想有个带院儿的地方。” 打那以后,他就更常来了。 每天早上天刚亮,就能看见他骑着辆二手自行车过来,车筐里装着包子和豆浆,有时候还拎着给施工队买的油条。 修缮院子的时候,他没找装修公司,专门从郊区请了俩老瓦匠,自己也跟着干 —— 搬砖、和水泥,中午就蹲在墙根下吃盒饭,10 块钱一份的,就着矿泉水咽。 有回我跟他搭话:“小伙子,你这演员当的,咋比我们这些街坊还累?” 他笑了笑:“这院子得修得结实点,将来要住一辈子的。” 那会儿他日子好像挺紧巴。 有次看见他去胡同口的小卖部买酱油,掏钱包的时候掉出张公交卡,他捡起来看了半天,又放回去,最后走路去了远点儿的超市。 后来才知道,他那会儿连公交卡充值的钱都得算着花。 听胡同里跑中介的小王说,他签约的公司倒了,好几个月没接着戏,有时候只能演些小配角,一天就挣几百块。 有人劝他把院子先卖了周转,他没应,只是把院子里的老槐树修剪得更整齐了。 2008 年奥运会之后,胡同里突然就不一样了。 来打听四合院的人多了,开着豪车的老板一趟趟来,房价也跟坐了火箭似的涨。 有天小王跟我们说:“于波那两套院子,现在每平米都几十万了,总价得好几亿!” 我们这些老街坊都不敢信,直到看见有老板拿着合同堵在他院子门口,开价 8 亿买一套,他摇头说 “不卖”,我们才真觉得这事儿是真的。 后来当年跟他吵架的那个朋友也来了,站在院子门口看了半天,跟我们街坊感慨:“当年我要是听他的,也买套院子,现在也不用这么拼了。” 我们没人接话 —— 他没看见,2006 年冬天于波在院子里补墙缝,冻得手通红;也没看见,于波没钱交房租的时候,跟中介磨了半个月才宽限时间。 现在于波还住在这儿,不拍戏的时候,就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喝茶,有时候跟我们这些老街坊下棋,跟当年那个蹲墙根吃盒饭的小伙子没两样。 有回我问他:“现在院子这么值钱,你后悔过当年的选择不?” 他指着院子里的石榴树说:“当年买院子不是为了值钱,就是想有个踏实的家。 现在有家了,有啥可后悔的?” 直到现在,胡同里的老人还常跟新来的游客说:“看见那套朱漆大门的院子没? 当年那主人蹲墙根吃盒饭的时候,谁能想到这院子能值 8 亿啊......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320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