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先说说这 “美国借条” 的底细。美国现在总共欠了快 34 万亿美元的债,比他们全年的 GDP 还多 30%,这哪是还钱啊,分明是把窟窿越捅越大。 美国哪是还不起钱,压根就是没打算正经还。你知道他们现在光还利息就得花多少钱吗?2025 年预计利息支出要超过 1.3 万亿美元,占了财政收入的 20% 以上,比军费都多,这笔钱不修路不建桥,全给旧债续命了。 更要命的是,2025 年就有 9.2 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差不多每天得还 250 亿美元,这钱从哪儿来?还不是靠发新债借新钱,可现在利率高,新债利息更贵,等于利息滚利息,越欠越多,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以前大家还觉得美债安全,现在连美国自己人都没底,桥水基金的达利欧早就警告,再不控制赤字,3 年内可能爆发经济危机。 你说的那种 “中国卖欠条、别的国家用人民币买了抵美国债” 的事儿,看着绕,其实早就有真实例子了,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和巴西的合作。 巴西欠美国 700 多亿美元外债,手里没多少美元,被美国加息折腾得快扛不住了,矿产粮食卖出去的钱还不够还利息,简直是给美国白干活。 后来巴西总统卢拉访华,从中国这儿拿了 100 亿美元的美债当 “贷款”,转手就把这 100 亿还给了美国,先把眼前的债窟窿堵上。 那巴西欠中国的钱咋还?人家不用美元,直接跟中国签了矿产、大豆的出口合同,用 690 亿人民币结算,把这笔货款直接还给中国,等于抵消了那 100 亿美元的债务。 你瞧这事儿多巧妙,巴西既还了美国的债,又卖了自家资源换了钱,不用再看美国脸色;中国呢,既把手里烫手的美债换成了实实在在的矿产粮食,还没花美元,反而让人民币成了交易的硬通货。 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现在巴西跟中国做贸易,越来越多用人民币结算,等于咱们手里的 “美国欠条” 换成了有用的资源,还顺便绕开了美元,多划算。 中国为啥愿意这么做?还不是因为手里的美债太多了,早想慢慢脱手。2011 年中国持有的美债到了峰值,之后就开始慢慢减,到 2025 年 7 月,持仓只剩 7307 亿美元,创了 2009 年以来的新低,三年就抛掉了 2800 亿。 2025 年 7 月一个月就减了 257 亿,相当于 1829 亿人民币,这可不是瞎卖,是看透了美债的风险。2023 年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 5% 的时候,咱们手里的美债账面价值一下就缩水了,谁愿意拿着天天贬值的欠条? 所以现在外汇储备里美元占比从以前的 79% 降到了 58%,美债占比也从 39% 跌到 22%,就是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有人可能担心,别的国家拿美债去抵美国的债,美国能认吗?其实美国不认也没办法,现在美债太多,能有人接手就不错了。 而且这些国家欠美国的钱,本来也难用美元还,用美债抵消,美国至少没亏,总比人家直接违约强。 更关键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国家不想用美元了,美国自己搞关税战,还随便冻结别的国家的资产,俄罗斯 3300 亿外汇储备说冻就冻,谁不害怕?所以亚洲国家现在做贸易都开始用本币结算,就是不想再被美元卡脖子。 美国现在的处境就是自己作的,一边减税一边搞大支出,2025 年刚签的 “大而美” 法案,未来 10 年要多花 3.4 万亿,债务只会更多。 以前买美债的都是长期投资者,现在全是想短线赚快钱的个人和基金,占了近三分之一,一有风吹草动就抛售,美债早就不是什么 “避风港” 了,反而成了金融市场的 “震荡源”。2023 年硅谷银行危机、2025 年特朗普宣布关税战,美债都暴跌过,谁还敢把身家性命押在这上面? 咱们再回头看那种 “欠条转手抵债” 的模式,其实就是看穿了美债的本质 —— 它就是个能流通的凭证,与其攥在手里等贬值,不如换成有用的资源,还能帮着人民币走出去。 中国现在既是美债的持有者,又是人民币资产的提供者,这么操作既安全又划算。那些被美元压榨的国家,比如巴西、阿根廷,都愿意跟着学,毕竟谁也不想再当美国的 “提款机”。 美国这 37 万亿的债就是个填不满的坑,靠借新还旧迟早要崩。中国减持美债、推动人民币结算,不是跟美国对着干,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钱袋子,也是给全世界指条不用看美元脸色的路。 那些觉得美债永远安全的人,看看现在的利息支出、到期债务,再看看各国纷纷减持的架势,就该明白,这 “美国借条” 的含金量早就不如以前了,真等哪天没人愿意接盘,这欠条可能就真成废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