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两周年再看吴尊友:那三年熬白的头,藏着最狠的真相 两年了,还有人记得吴尊友吗?就是那个疫情里头发从黑熬成白的疾控专家,他走的时候才60岁,可他留下的东西,现在想起来还戳心。 当年疫情刚暴发,他就成了新闻发布会上的常客。2020年还是一头黑发,到2022年再露面,头发白得发亮,体重从135斤掉到80斤,谁看了不揪心。 有人问他咋老得这么快,他只轻描淡写:“好多人比我辛苦,有的还丢了命,我这点投入算啥。”可没人知道,那时他早确诊了胰腺癌,手术完还接着干活。 这可不是装出来的实在。有回他带年轻同事去隔离点流调,出来时浑身湿透像落汤鸡,年轻人都佩服:“大专家还亲力亲为,太难得。” 改课题标书更是逐字抠,标点都得核对。 他这辈子干的大事,桩桩都护着人。上世纪90年代从美国读完博士回国,就盯着艾滋病防控,组织首个高危人群干预研讨班,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 在广西搞试点时,他把艾滋病人从诊断到吃药的时间,从两三个月砍到十天,直接让新病人病死率降了五成多。推广美沙酮疗法,硬生生遏制住吸毒人群的艾滋传播。 疫情期间更别提了,他带着团队扒数据、做流调,最先发现海产品外包装能传病毒,还精准算出“新十条”早出会多死八十多万人,为决策把住了关。 可那会儿总有人骂他,说他“唱衰”“制造焦虑”。他从不辩解,就闷头干活,微博最后一条还在提醒大家流感季戴口罩,满屏都是实实在在的科普。 他这一辈子,完美诠释了啥叫“干实事的人”。不玩虚的,有问题冲在前,挨骂也不躲,眼里全是“对人民有利”这几个字,这种人最该被记着。 现在想想,咱们该学他啥?首先得有股较真劲,干工作就得像他改标书那样,一点不含糊;其次要敢担当,遇事别往后缩,该扛的责任得扛起来;最后得存善心,做对别人有用的事。 两年过去,疫情的硝烟散了,但吴尊友那满头白发还在提醒我们:安稳日子不是大风刮来的,是有人用命拼出来的。这种人,才是真的顶梁柱。 他说过,对社会有用就快乐。他做到了。现在提起他,你最先想起的是哪句话?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