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最近宣布,他们99%的新车现在都用上了磷酸铁锂电池。这电池类型跟比亚迪那边用的一样,而且他们还特别强调自己用了五年才搞定电池技术,现在能做到电池基本不着火。说白了就是他们对自家电池的安全性挺自信的。 小鹏这次敢这么高调,背后确实有硬技术撑腰。他们搞了个“4-3-4立体防护结构”,光听名字就挺唬人,实际参数更夸张——侧面能扛住80吨压力,底部不怕2000J的冲击,官方说法是连步枪连续射击都能顶住。电池包还按国标10倍标准加强设计,保证热失控后24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 光有硬防护还不够,小鹏给电池系统配上了“AI电池医生”。这个系统能7x24小时监控电池状态,每秒分析超过2500个信号,最早提前3个月发现潜在风险。这种软硬件结合的思路,让5C超快充电池在提升30%充电速度的同时,还从根源上降低了自燃可能性。 马上要上市的小鹏X9成了技术展示窗口,全系标配63.3度磷酸铁锂大电池。纯电续航452公里对MPV来说相当够用,市区通勤基本一周充一次电就行。800V平台配合5C超充,10分钟能补电313公里,百公里电耗控制在16.5度,混动模式下油耗才2.53升。 不过小鹏的电池技术有个特点值得留意:他们虽然掌握电池包(Pack)的自主研发与集成技术,但电芯本身仍来自外部供应商,主要包括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和弗迪电池(比亚迪)等。这种“自研Pack+外购电芯”的模式,如何确保不同供应商的电芯在长期使用下的一致性,对小鹏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个实际考验。 磷酸铁锂电池本身安全性相对较好,但能量密度通常不如三元锂电池。小鹏通过系统设计优化来弥补,但整车轻量化和续航表现仍需市场检验。随着明年7月电池新国标实施,对挤压后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等要求会更严,小鹏提前按高标准准备是好事,但真正的安全性能还得看车辆跑了几万公里后的实际状态。 从早期G3的圆柱电池,到后来P7的方形电芯,再到如今全面转向磷酸铁锂,小鹏的电池技术路线一直在调整。全栈自研电池包技术花了五年,现在敢说“零自燃”,这种投入确实见到了成效。毕竟在新能源车市场,安全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底线。小鹏汽车 小鹏 小鹏汽车P7 小鹏高管 小鹏G6 小鹏工厂实拍 小鹏用车感受 小鹏汽车g7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D L M
x9 配63度电池,跑2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