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抵达马来西亚,要求排除中国官员参会,中方回应斩钉截铁。本月26日,特朗普抵

烟雨评社 2025-10-28 16:56:38

特朗普抵达马来西亚,要求排除中国官员参会,中方回应斩钉截铁。本月26日,特朗普抵达了马来西亚。他此次前来除了开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要给自己塑造成一个和平使者形象,同时他也提出要将中方官员从泰柬和平协议的会议中剔除掉。我国又是怎么回应的呢? 2025年10月26日到28日,马来西亚要办第47届东盟峰会,本来这该是地区国家坐下来谈合作的场合,结果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掺和,画风全变了,他放出话来,自己要去参会,但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泰柬两国的和平协议签署仪式必须由他亲自主持,二是中国官员绝不能出现在这个仪式现场。 先说说这泰柬和平协议会议的来龙去脉。这场会议原本是泰国和柬埔寨为解决边境争议、推进区域合作牵头召开的,邀请了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代表参会,核心议题是讨论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安全协调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中方一直是泰柬边境合作的积极支持者,之前还帮两国修建了跨境公路和边境贸易中心,这次收到邀请参会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特朗普突然跳出来要求排除中方,让不少参会方都觉得意外。 特朗普这次来马来西亚,算盘打得很清楚。一方面,他想通过参与泰柬和平协议相关讨论,把自己包装成 “推动区域和平” 的角色 —— 毕竟明年就是美国大选,这种 “外交成就” 能帮他争取选民支持。 另一方面,他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在东南亚地区挤压中国的影响力,试图让周边国家觉得 “美国才是区域安全的主导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在和马来西亚总理安华会面时,还特意提到要加强美马在半导体产业和军事领域的合作,承诺会推动美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显然是想用利益交换来争取支持。 不过特朗普的 “小算盘” 很快就遇到了阻力。首先是泰柬两国的态度,泰国总理斯雷塔明确表示,泰柬和平协议的推进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中方在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合作上的贡献有目共睹,排除中方参会 “不符合会议初衷”。 柬埔寨首相洪森也公开回应,会议的核心是解决两国实际问题,任何国家只要愿意提供建设性帮助,都应该被欢迎,不该搞 “排他性” 操作。 连会议东道主马来西亚都没完全站在特朗普这边,安华在联合记者会上只强调 “尊重各国参会权利”,没对 “排除中方” 的提议表态,等于间接拒绝了特朗普的要求。 面对特朗普的无理要求,中方的回应既直接又坚定。外交部发言人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泰柬和平协议涉及的是地区国家间的合作事务,应该由相关国家自主决定参会人员,任何第三方都无权干涉。 中方作为泰柬两国的友好合作伙伴,一直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和区域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这种作用不是谁想否定就能否定的,也不是谁想排除就能排除的。这番话既点明了特朗普要求的不合理性,也亮明了中方不会退让的立场。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想塑造 “和平使者” 形象的努力,还被他自己的过往言行 “拆了台”。有媒体翻出,2018 年特朗普任内曾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2020 年又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打击,这些举动和他现在标榜的 “和平” 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东南亚当地媒体也评论,特朗普此次之行更像是 “带着政治目的的表演”,真正的区域和平需要的是平等合作,而不是搞排他性小圈子。 从会议后续进展来看,中方官员最终还是正常参会,并且在会上就泰柬边境贸易便利化、跨境水资源合作等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得到了泰柬两国代表的积极响应。 特朗普虽然全程参加了会议,但他提出的几个倡议要么缺乏实质内容,要么因为涉及过多附加条件,没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显然,在东南亚地区,搞 “排除中国” 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各国更看重的是能带来实际利益的合作,而不是出于政治目的的算计。 目前特朗普的马来西亚之行已经结束,除了和马来西亚签署了一份价值不大的农产品出口协议,没取得太多实质性成果。 而中方通过这次事件,进一步展现了在区域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 不管某些国家怎么想搞小动作,只要是符合地区国家共同利益的事,中方就会坚定参与,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退缩。 毕竟,区域和平稳定不是靠某个人的 “形象包装” 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各国秉持平等、开放、合作的态度,共同努力才能达成。 特朗普的算计注定失败。中方回应之所以斩钉截铁,是因为真正的外交影响力不靠刷存在感,而是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源:观察者网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