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38年,满清军队杀死了明朝一品大员家中47口,这位一品大员临终前发誓:后

蕊蕊聊过去 2025-10-28 17:51:01

公元1638年,满清军队杀死了明朝一品大员家中47口,这位一品大员临终前发誓:后代若还有一个子孙,一定会使大清灭亡! 深秋河北,烽烟四起,一位老臣率全家死守家园,却遭清军屠戮四十七口。临终一刻,他吐露惊人誓言:孙家若留一脉香火,必叫大清灰飞烟灭。这话如种子,埋藏乱世,历经王朝更迭,三百年后悄然发芽。谁知,子孙们以枪炮和锄土,逐一兑现祖恨? 明朝末年那场边关大乱,谁也绕不开孙承宗这个人。河北高阳人,早年中进士,进了内阁,当过兵部尚书,还督师蓟辽。辽东形势紧巴巴的,后金军队步步紧逼,他一手拉起关宁锦防线,从山海关到锦州,四百多里地,修堡垒,挖壕沟,练铁骑,还引进了红夷大炮。努尔哈赤父子二十年里头,愣是没越过这道关卡。崇祯皇帝夸他“社稷臣”,说他是汉代的诸葛亮,唐代的裴度。孙承宗不光打仗,还搞屯田,军民一块儿开荒种地,粮草自足,京师才稳当了那么些年。 崇祯十一年,皇太极带八旗兵绕道蒙古,直扑内地。河北平原刚收麦子,田野一片金黄,河水浅浅的映着远山。高阳城是个小县,城墙不高,居民才几千人,没什么正规部队。孙承宗那年七十六岁,回家养老了,天天在书斋看书,教家丁练武。清军先锋一到,就烧了郊外草垛,烟直冲天。城里人慌了神,拖家带口堆土袋,堵城门。孙承宗一听,赶紧召集家里三十多口人,点上灯笼火把,上北城楼。他让长子孙确龄分铁锹木棍,二子孙确象清点箭囊。全家男女老少,分头守墙头,孙媳妇们撕布裹伤,孙女们递热水煮箭头。 清军围得死死的,投石车推上来,石头砸得城砖四溅,尘土呛鼻子。弓箭像雨点,孙家守军拉弦射击,敌骑中箭栽倒。夜里火把连成龙,清兵爬梯子上墙,孙确龄砸断云梯,木屑飞扬。孙承宗让人点火药包,爆炸声震天,碎石砸翻十多匹马。守到天亮,城墙裂了好几处,胳膊腿都酸了,可没人后退。 清兵挖地道,地雷一响,北墙塌了缺口。孙承宗指挥堵口,推滚石砸盾牌,骨头碎裂声混着叫喊。两天打下来,粮水没了,院里柴米空了,妇孺分冷粥咽。孙确象肩上中箭,拔了矢继续砍。清军主力冲进来,刀光映着朝阳,喊杀声冲云霄。孙家退到祠堂,门外马蹄踩碎庭院。孙确龄胸口中刀倒地,孙确象点柴火挡路,被矛刺穿胳膊。 清兵斧头劈开门,孙承宗衣冠整齐,向南跪地叩三个头,抓腰带系脖子,蹬凳子吊梁上。他对剩下的人说,孙氏血脉若留一线,必灭爱新觉罗满门。话刚说完,清兵刀斧落下,堂里血流成河。四十七具尸体凉了:六个儿子,两个侄子,十二个孙子和侄孙,全没了命。只有一个幼孙,被仆人塞进灶膛,灰堆里捂嘴听着斧声停了,马蹄走远,天黑才爬出来。 这事搁谁身上都咽不下那口气。孙家那点香火,就这么藏在乡野里头,传了好几代。到了民国时候,孙承宗第十代孙孙岳出来了。孙岳保定讲武堂毕业,当京畿警备副司令,管着卫戍部队。民国十三年十月,北京霜降冷飕飕的,他跟冯玉祥西北军一搭手,夜里推开城门。枪声响彻街巷,西北军直奔紫禁城。养心殿里烛光晃荡,宣统帝茶盏打翻,孙岳带兵进殿,宣读驱逐令,把逊清小朝廷赶出门。清室在宫里头窝了三百多年,就这么结束了。孙岳站殿前,风吹起龙袍碎片,他默叩一礼,祖上那誓言,总算开了头。 孙岳这事儿刚落板,四年后东陵那边又闹大了。孙殿英自称孙承宗四房子孙,带部下封锁山头,炸药响了七天七夜,撬开地宫。慈禧棺里夜明珠,乾隆的朝珠,翡翠西瓜,全挖出来了。他叉腰站在洞口,对兵说,先祖满门被杀,这回取公道。东西分给权贵:朝珠给了戴笠,西瓜送宋子文,夜明珠嵌宋美龄鞋子上当饰品。清室旧人气炸了肺,孙殿英回嘴,满洲铁骑屠高阳,这报仇算轻的。 孙殿英儿子孙天义,重庆南岸小院里,箱子锁着那些东陵玩意儿。他妈刘清贞总对着瓷器叹气。1949年后,孙天义跟二太太把字画瓷器全捐给故宫,帮国家文物回库。孙天义后来当黄帝陵基金会会长,陕西桥山下督修陵寝,石阶砌新,祠堂拓宽。2015年重阳节,他八十四岁,还主持祭典,捻着佛珠对记者摇头,说父亲留八字家训:仗义疏财,永不从政。台北档案里头,孙殿英病床前叫妻儿发誓,家里明器半件不留。 孙家这四百年,兜兜转转,从明亡到清兴,再到民国乱局,总算把祖宗誓言兑了。孙承宗守边防,保家国;孙岳赶清室,结束旧王朝;孙殿英刨祖坟,泄家恨;孙天义捐文物,护文化。搁老百姓眼里,这不光是私仇,更是民族脊梁硬。明清那会儿,多少人被欺负,忍着气等翻身。孙家这事儿告诉我们,历史不是死书,忠义传下去,就能推着国家往前走。从积贫积弱,到今天强起来,靠的就是这种不屈劲儿。

0 阅读:4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