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电话里刚谈崩,第二天北极圈里就一声巨响。 一枚叫“海燕”的导弹,带着个小型核反应堆,在天上慢悠悠飞了好几个小时,逛了整整一万四千公里。 普京老爷子对着镜头,云淡风轻地说:这玩意儿,我们搞定了,“决定性实验”完成了。全世界谁也防不住。 你品,你细品。 这哪是秀肌肉啊,这根本就是一封用导弹写的信。 前脚美国人还琢磨着要不要给乌克兰送点“战斧”,那种能直接打到莫斯科的大家伙。后脚普京就打电话想聊聊,结果人家直接挂了,说“不想浪费时间”。 行。 不想用嘴聊,那咱就换个方式沟通。 这场所谓的“视察”,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一旁毕恭毕敬地汇报,普京听完点点头下令部署……这戏码,明摆着就是演给大洋彼岸看的。 这哪是视察啊,这就是专门为了官宣这枚导弹,包的一顿饺子。 说白了,就是把一张掀开的底牌,慢动作摔在牌桌上。 告诉你:别动那条红线。我手里有你接不住的牌,而且不止一张。你那些反导系统,在我这儿可能跟窗户纸没啥区别。 至于这枚“海燕”到底是不是真那么神,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那个按钮就在那儿。 大国博弈,有时候根本不用说话。一次发射,就是一篇措辞最严厉的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