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抢下"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好好的一场会议,却因美国代表的发言,把会议气氛蒙上了一层阴影。 10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为了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而举行会议,主要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会议由轮值主席国俄罗斯代表主持会议。 会议本来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却没料到,被美国副代表谢伊的一席发言,把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谢伊公开提出,"联合国秘书长职位不应再按以前的规则在各大洲间轮换,而应该通过更广泛的选举方式产生,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可以派人参选”。这一番话,引起在场各国代表的热议。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更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按照惯例,现任秘书长是欧洲人,上任是亚洲人,轮到下一任,应该是拉丁美洲或者加勒比海地区国家产生。更重要的是,历任秘书长都是由中小国家代表担任,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公民基本不被考虑。这套规则运行了80年,从未改变过。而谢伊的话直接挑战联合国的既成规则,让人意外。 而中方代表立即反驳了谢伊,并警告需警惕借"大团结”之名搞“小圈子"政治,直言反对改变现有规则的立场。 俄罗斯代表也回应指出,美国在国力和影响力下降的背景下,试图通过破坏多边机制来维持全球主导地位。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对此反应更强烈,按规定,下一任秘书长该轮到他们地区的人参选,这是几十年难遇的一次机会,而如今美国提出要改变规则,他们怎么会甘心呢?你以前又不改规则,怎么偏偏轮到我们做庄了,你才改规则,这明摆是欺负人。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墨西哥等拉丁美洲的国家集体反对,坚决捍卫自身的权利。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任期到2026年才结束。目前围绕秘书长人选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这场博弈不仅争的只是一个职位,更是关乎未来国际秩序和国际话语权。2026年,将是风起云涌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