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目的达到了! 印度突然宣布: 据看看新闻27日报道,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国企业将停止通过贸易商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的原油。 2025年10月28日,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该国最大私营炼油商信实工业已停止通过贸易商采购俄罗斯石油公司及卢克石油的原油。 这一决定标志着印度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后,首次实质性调整对俄能源依赖策略。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应声波动,莫斯科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单日下跌4.2%,而迪拜原油期货则上涨2.7%。 这场看似突然的能源转向,实则是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精心布局的“平衡术”。 印度曾是俄乌冲突期间全球能源市场的“最大赢家”。2022年冲突爆发后,印度以每桶比国际价低10-15美元的折扣,将俄罗斯原油进口量从日均6.8万桶激增至2023年的215万桶,占其总进口量的44%。 这种“左手倒右手”的生意经,让印度炼油商每年赚取超200亿美元差价,甚至被戏称为“全球能源倒爷”。 2025年8月,美国将印度输美商品关税从25%提升至50%,直接打击印度38%的纺织出口。作为交换条件,印度不得不在能源领域让步。 但印度并非毫无准备,早在2024年12月,印度就与俄罗斯签署十年期原油供应协议,试图通过长期合同规避风险。如今撕毁协议,暴露出印度在战略自主与经济现实间的撕裂。 印度转向中东采购石油看似顺理成章,实则暗藏危机。沙特阿美公司已明确表示,2025年11月起将销往亚洲的原油溢价提高至每桶4.5美元,较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溢价扩大3倍。 更致命的是品质差异,中东轻质原油硫含量仅0.5%,而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硫含量达1.5%,炼油厂需额外投入15亿美元改造设备。 印度石油公司高管私下透露:“改用中东原油,每吨炼油成本将增加8-10美元,这根本吃不消。” 印度尝试从巴西、美国进口原油填补空缺,但收效甚微。巴西原油运输需绕过好望角,航程比俄罗斯波罗的海航线多出12天,运输成本飙升40%。 美国页岩油虽品质匹配,但2025年WTI原油期货价格已跌至61美元/桶,远低于印度炼油厂75美元/桶的盈亏平衡点。这种“价高质不优”的困境,让印度能源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印度此次调整能源策略,与其冷战时期的“不结盟运动”策略形成微妙呼应。1973年石油危机时,印度通过同时进口伊朗、伊拉克和苏联原油,成功规避中东产油国断供风险。 如今面对美国制裁,印度再次祭出“多源采购”法宝,2025年第三季度,印度从非洲进口原油占比升至18%,从伊朗通过第三方转运的原油增加37%。 俄罗斯对印度的突然转向反应强烈。2025年10月25日,俄驻印大使馆罕见召见印度外交官,抗议新德里“背弃战略伙伴”。 但莫斯科的愤怒背后,是经济现实的无奈——印度曾是俄石油最大折扣买家,2024年俄油对印出口均价为每桶68美元,比布伦特原油低22美元。 失去这个市场,俄油将被迫以更低价格争夺欧洲客户,这可能导致其全年利润缩水18%。 印度炼油商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信实工业贾姆纳加尔炼油基地每日需处理124万桶原油,其中60%依赖俄油。 突然改用中东原油后,其催化裂化装置需重新调试,预计将导致10-15天停产,直接损失超3亿美元。 印度石油公司(IOC)更陷入两难,其旗下12家炼油厂中,8家已签订2026年俄油采购合同,违约将面临每桶15美元的罚金。 这种“合同陷阱”让印度企业叫苦不迭,印度工业联合会已致函政府,要求提供100亿美元信贷担保。 印度此次能源转向,折射出新兴大国在制裁体系下的普遍困境。2025年9月,印度原油进口依存度已达88%,其中45%来自中东,22%来自俄罗斯,18%来自美国。 这种“三足鼎立”的结构看似分散风险,实则每个渠道都受制于人,中东受美国地缘影响,俄罗斯遭西方制裁,美国原油又绑定政治条件。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人民币结算、管道运输和长期协议,将原油进口依存度控制在72%,且60%以上来自非美国家,展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导致全球油价暴涨,印度被迫实施“石油配给制”;2020年沙特发起“价格战”,印度炼油商集体亏损。 如今历史再次轮回,印度能否在制裁与反制裁的夹缝中找到生路,取决于莫迪能否在“战略自主”与“经济现实”间找到新平衡点。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能源博弈没有赢家——俄罗斯失去重要市场,美国消耗战略信誉,而印度则在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间艰难求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 美制裁俄两大石油公司 印度最大买家:不买了! 2025-10-27 11:36·看看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