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亚速第3突击军副司令库恰尔丘克说,俄军打波兰,其实比攻占顿涅茨克更容易!波兰

晓绿聊趣事 2025-10-30 14:13:21

乌军亚速第3突击军副司令库恰尔丘克说,俄军打波兰,其实比攻占顿涅茨克更容易!波兰估计要气的骂街了!

 

但冷静下来从纯军事角度掰扯,这话还真不是完全在瞎扯。俄军要是调转枪口往西打,踢到波兰门口的铁板,可能还真比在顿涅茨克一点一点啃乌军防线要“容易”些——当然,这“容易”也是打上引号的,背后全是血淋淋的对比。

 

乌克兰军队的防御能力,那是在长达数年的残酷消耗战中硬生生磨出来的。 像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阿瓦迪夫卡这些地方,乌军和俄军反复拉锯,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血。这种仗打多了,部队自然就“卷”出来了,实战经验值爆棚。

 

相比之下,波兰军队虽然近年来买买买,装备更新很快,但缺的正是这种大规模地面战争的实战检验。

 

现代战争不是打游戏,光有漂亮装备不够,士兵和指挥体系在高压下的韧性才是关键。巴赫穆特那种“绞肉机”,俄乌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乌军硬是扛了下来。这种战斗强度,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军队是否具备承受能力,确实要画个问号。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报告就提到,俄乌战事进入第三年后,已演变为残酷的消耗阶段,重点是对敌方造成最大伤害。这种环境下幸存下来的军队,其坚韧程度非同一般。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可是交了巨额“学费”的。战争初期,他们在基辅方向轻敌冒进,结果后勤车队被各种伏击,打得挺难看。

 

但人家确实在学习和调整。你看后来打北顿涅茨克,俄军就学乖了,不再莽撞冲锋,而是靠绝对优势的炮火慢慢碾,不惜把整座城市夷为平地。

 

这种稳扎稳打的战术,虽然进度慢,但确实有效。他们还特别重视打击对方的后勤补给线,比如不惜代价也要炸断连接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的桥梁。

 

这种打法如果用在波兰身上,效果可能更显著,因为波兰的后勤线更长,更依赖来自西欧的支援,其脆弱性可能比在本土作战的乌克兰更高。

 

更让欧洲头疼的是俄军远程打击火力的成熟运用。 他们现在玩“滑翔炸弹”玩得特别溜,就是用老式炸弹加个导航套件,变成廉价的精确制导武器,威力巨大,乌军很难防御。这种炸弹能从远离前线的安全空域发射,对固定目标的破坏力惊人。

 

俄罗斯甚至计划将滑翔炸弹的年产量从2024年的4万枚大幅提升到2025年的7万枚。此外,俄军还频繁使用远程导弹攻击乌克兰全境的基础设施和军事目标,以此震慑西方。

 

这些远程打击手段,如果用在波兰或波罗的海国家,会极大破坏其战争潜力,甚至可能在西约主力部队完成集结前就造成决定性战果。

 

再看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这边,地理环境真是有点“先天不足”。 他们和俄罗斯盟友白俄罗斯的边境地带,特别是那个苏瓦乌基走廊,地势相对平坦,非常适合俄军擅长的大规模装甲部队突袭。这种地形可比乌克兰东部那种经营了八年、堡垒化的城市群防线好突破多了。

 

历史上,第聂伯河会战就证明了苏军大兵团在广阔战线上的突破能力。虽然现在俄军不是当年的苏军,但其作战思想仍保留着强调正面宽度和纵深突击的特点。一旦被俄军在平原地带形成突破,想要把他们挡回去会非常困难。

 

不过,说“容易”也只是相对乌克兰这个“地狱难度”副本而言。 真打波兰,性质就全变了。那意味着直接攻击北约领土,会触发《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那就是全面战争。美国、英国、德国这些北约主力肯定会下场。

 

这就不再是俄乌冲突的升级版,而是俄罗斯与整个北约军事集团的正面碰撞,风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俄军现在打乌克兰,已经感到兵力吃紧,甚至出现过125旅这种缺编严重、需要自筹装备的情况。同时面对整个北约,其兵员和技术装备的消耗将是指数级增长的。

 

所以,库恰尔丘克的话,更像是一种带有激将法的战场宣传。潜台词是:“西方盟友你们看,我们乌克兰在前面替你们扛了所有,要是俄军调头打你们,你们可能更吃不消。所以,支援得更卖力点啊!” 这既突出了乌克兰战斗经验的丰富和价值,也在提醒欧洲,乌克兰正在充当他们的“盾牌”。

 

归根结底,在核大国直接冲突的风险面前,“俄军打波兰更容易”更像是一个用来强调自身重要性并争取支持的战略话术,而非一个即将发生的军事行动计划。波兰或许会因此气愤,但更应读懂这话语背后的警示意味。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