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中国建核电站只是为了发电?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说白了,那是因为我们早已盯上了美国的“命根子”——石油! 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就和沙特达成协议,让全球买石油必须用美元结算,这就是“石油美元”体系,相当于把美元和全世界的能源命脉绑在了一起。 全球原油贸易里美元结算占比长期超过80%,美国只要印印钞票,就能换走其他国家辛苦开采的石油,还能通过制裁卡住别人的能源脖子,比如之前美国制裁俄罗斯石油巨头,连帮俄罗斯卖油的第三方企业都要受牵连,这就是石油霸权的霸道之处。 而中国作为石油消耗大国,每年要进口的石油多到惊人,2025年预计得买5.72亿吨,70%的石油都得靠外国供应。 这就意味着国际油价每涨一点,中国就要多花几百亿外汇,老百姓加油、交暖气费都得跟着受影响。 更要命的是,一旦美国不高兴,随时可能像卡俄罗斯那样卡我们的石油进口,到时候工厂开不了工,汽车加不上油,整个经济都得受拖累。所以中国建核电站,表面是发电,实则是要砸破美国的石油霸权枷锁。 核电站的核心作用就是用核能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从根上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山东荣成的石岛湾核电站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全球第一座商业运营的第四代核电站,安全得很,核燃料被四层陶瓷盔甲包在石墨球里,1620℃的高温下都不会泄露放射性物质,在里面工作十年的辐射量比做一次CT还少,完全不用担心中途出事故。 它一年发的电相当于烧掉上千万吨石油,要是多建几座这样的核电站,每年能省下来的石油进口量就得按亿吨算。 而且核电发出来的电还能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现在中国有3亿多辆燃油车,一年要烧2亿吨以上的汽柴油,而一辆电动车一年能省1500升油,全国这么多新能源车省下来的石油可不是小数目。 2024年新能源汽车就替我们省下了2800万吨汽油,2025年汽油消费还在继续下降,这背后正是核电等清洁能源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撑。 电力越充足,新能源车普及得越快,对石油的需求就越少,美国石油的市场就越小,石油美元的根基自然就动摇了。 这些年美国肯定也察觉到了,早年还愿意和中国搞核电合作,比如西屋公司帮中国建核电站,能给美国创造几千个工作岗位。但现在中国核电技术已经领跑世界,根本不用再依赖美国技术,石岛湾的高温气冷堆技术连美国都得羡慕。 中国越不依赖石油,美国就越难用石油美元收割全球,这两年石油美元的占比已经从80%以上跌到了72%,而人民币结算占比从1.5%涨到了6.8%,阿联酋、伊拉克这些产油国也开始用人民币和中国做石油生意,这都是中国能源自主带来的连锁反应。 更关键的是,石油是美国维持全球霸权的“命根子”,一旦石油卖不动了,美元的地位就会下滑,美国印钱换资源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中国建核电站就是算准了这一点,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一点点削弱石油的重要性,让美国的霸权工具失效。 现在中国的核电装机量还在不断增加,每多一座核电站,就离摆脱石油依赖近一步,离打破美国霸权近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