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吉利大佬怒了! 2025年10月31日,李书福一句话炸锅车圈:新势力全靠

今日晴空 2025-10-31 19:19:03

破防了!吉利大佬怒了! 2025年10月31日,李书福一句话炸锅车圈:新势力全靠挖我人活着! 这话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大家一开始都以为只是有人跳槽了,但仔细一想事情没那么简单,关键不在于谁跳了槽,而在于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公司可以直接用上这些人。 吉利这几十年里,办起了七所大学,专门教汽车制造、智能控制和材料这些专业,培养出了二十多万毕业生,其中八成学生都进了汽车行业工作,这些学校不是普通学校,而是把工厂和课堂结合在一起的模式,学生在学习时用的设备,就是生产线上实际使用的设备,他们写的论文内容,也是关于怎么调整悬架系统、怎么做OTA升级这类实际问题,所以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上手干活,企业不用再安排培训,也不用担心新人试错。 新势力车企资金充足,宣传口号响亮,但这些企业不愿意花费十年时间培养人才,他们需要立刻能投入工作的成熟人才,因此集中从吉利公司招募员工,沈晖、胡峥楠以及几十名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履历中都标注着吉利公司的任职经历,这些人带走的不仅是工作经验,还包括吉利完整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标准以及供应链协作方式,可以说他们直接带走了整套运营体系。 这背后其实是两种造车路子的较量,特斯拉依靠硅谷人才和高校资源的自由流动,中国这边靠的是国家支持、地方配合、企业长期投入,吉利那七所学校不是凭空出现的,是政策和资本共同推动的结果,这种模式特斯拉学不会也模仿不了。 现在矛盾越来越明显,新势力用高薪挖人,表面看得了好处,其实是在动自己的根基,招来的人把吉利的体系带过去,但新势力自己并没有这套体系做支撑,结果团队变得不稳定,项目重复推进,钱也花得不值,有人私下里说,我们招的不是普通员工,而是吉利的密码本,这话听着有点吓人,但也确实点出了问题。 比亚迪和长安这些老牌企业,也开始学习吉利的方式,建立厂校结合的模式,教育部今年推出新规定,支持企业开办学校,吉利旗下的七所学校,很有可能成为国家级的示范案例,而新兴车企还在依靠高薪争夺人才,结果越争越混乱,越争越亏损。 吉利并没有被动等待,他们主动采取行动,与新兴汽车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技术人员派往对方公司,换取技术共享机会,这种做法不是消极防守,而是积极进攻,如果对方挖走吉利的人才,吉利就将对方转变为合作伙伴,这种策略比单纯指责有效得多。 说实话,这件事确实很有意思,表面看是企业在争抢人才,实际上比拼的是人才培养体系,哪家公司能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这家公司才能真正掌握未来趋势,新兴企业如果只会用高薪吸引人才,却不懂这个道理,长远来看一定会遇到困难。

0 阅读:0
今日晴空

今日晴空

感谢大家的关注